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乙肝疫苗接种攻略:科学预防肝炎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4: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乙肝疫苗接种攻略:科学预防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导致大量人员死亡。中国作为乙肝疾病负担较重的国家之一,通过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要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仍需持续努力。本文将详细介绍乙肝疫苗的接种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特殊人群的接种建议,帮助大家科学预防乙肝。

01

接种前准备

在接种乙肝疫苗前,建议先进行乙肝病毒学标记物的检查。这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的检测。如果检查结果显示:

  • HBsAg阳性:说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无需接种疫苗。
  • 抗-HBs阳性:说明已有保护性抗体,无需接种。
  • 三项指标均为阴性:则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02

接种流程与注意事项

免疫程序

乙肝疫苗的标准接种程序是“0-1-6个月”三针法:

  • 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新生儿)或决定接种时(成人)
  • 第2剂:第1剂接种后1个月
  • 第3剂:第1剂接种后6个月

接种方法

  • 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 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特殊情况处理

  • 新生儿:在医院分娩的新生儿由出生医院接种第1剂,后续剂次由辖区接种单位完成。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可按医嘱肌内注射100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 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1500g者)、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 补种原则: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
03

接种后的反应与处理

接种乙肝疫苗后,常见的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的局部红肿、疼痛、发痒,以及全身性的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通常是疫苗的常规反应,无需特殊治疗,休息和适量饮水即可缓解。然而,过敏体质的人群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丘疹、瘙痒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

注意事项

  • 观察时间:接种后应在医疗机构观察30分钟,确保无异常反应。
  • 局部护理:接种后避免针眼处沾水,以防感染。
  • 一般反应处理: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左右,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热、痛或发热、头痛,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应多喝水和充足的休息。这些反应一般在2-3天内会自行消退,不需做特殊处理。
04

特殊人群接种建议

成人接种

  • 接种对象:所有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或接种史不详的18岁以上人群,及所有自愿接种乙肝疫苗的18岁以上人群。
  • 接种程序:0,1,6月接种3针。
  • 高危人群: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暴露血液的人员、HBsAg阳性母亲的配偶、在不规范的诊所进行过注射、手术、口腔诊疗等,应定期检测HBV标志物。
  • 检测与接种:在接种乙肝疫苗前可不筛查HBV相关指标。对已知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者,无需再接种。

老年人接种

  • 接种必要性:老年人感染疾病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会随着年龄增高而升高,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提供有效保护。
  • 注意事项:只要老年人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经过医生评估后,均可以接种。

特殊健康状态人群

  • 基础疾病患者:具有基础疾病、疑似疫苗慎用证等特殊健康状态人群,如肿瘤患者、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病患者、HIV感染者等,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并增加接种次数或剂量。
  • 意外暴露者:如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疫苗接种史不详者,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剂20μg乙肝疫苗,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剂和第3剂20μg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通过科学接种,可以有效降低HBV的总体感染率,减少乙肝相关的并发症和死亡。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建立免疫屏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