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浪人崛起》发售在即,快速了解幕末史(Rise of the Ronin)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10: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浪人崛起》发售在即,快速了解幕末史(Rise of the Ronin)

“幕末”这段历史看起来很有趣,但也会有很多人觉得:“太混乱了,不太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毕竟幕末的出场人物太多,很难搞清楚哪个人做了什么。因此,在这篇文章中,将以黑船的到来为起点,简单地解说一下幕府末期的历史走向。

幕末历史①「一切动乱都是从黑船的到来开始的」

以1853年 佩里 的到来为开端,代替朝廷执行政权的德川幕府开始分崩离析。在黑船(军舰)的威胁之下,幕府被迫开国,于次年签订《神奈川条约(日米和親条約)》并开放了下田、函馆的港口,多年的锁国政策迎来结束。而后,美国要求开放更多港口、并缔结以自由贸易为目的的通商条约。尽管幕府内部明白别无选择,但还是以“鉴于事关重大,需要获得敕许(天皇的许可、批准)”为由来争取时间,并派老中 堀田正睦 上京(1858年)。而幕府此举的另一个目的,是借由敕许,使缔结条约变得名正言顺。

幕末历史②「开国使民生变得艰难,对外国的敌意也随之升温」

然而,讨厌外国的 孝明天皇 拒绝降下敕许。对此意外,幕府十分慌乱。但随后,就任大老(最高负责人)的 井伊直弼 独断签署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1858年)。随后又陆续与其他国家缔结了通商条约。天皇的旨意被无视,朝廷对幕府越发不满。再加上该时期由于对外贸易突然开放,物资短缺和通货膨胀使生活变得艰难,以武士为中心,人民对外国的敌意日益升温。最终,主张增强天皇和朝廷权威的尊王论,与主张驱逐外国人的攘夷论联合到了一起,尊王攘夷的热潮迅速扩散。

幕末历史③「安政大狱及樱田门外之变后,舞台从江户转移到京都」

由于尊皇攘夷运动在结果上招致了对幕府政治的批判, 井伊 大老将此视为危机,镇压、处决了尊攘派及反体制势力的公卿、大名、志士等共百余人【安政大狱(1858-1859)】。引起仇视的 井伊 ,于1860年3月3日被尊攘派的水户浪士等斩杀【樱田门外之变】 ,幕府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井伊 被刺后,尊攘派也随之恢复活动,其中势力扩张最大的就是长州藩。长州藩联手激进派的朝臣操控朝廷,在京都各地高呼“天诛!”口号,同时多次实施对开国派的暗杀,并强迫从江户上洛的将军 德川家茂 正式施行攘夷。其激进程度之甚,最后竟到了在无任何通告的情况下炮轰通过下关海峡的外国船只的地步【下关战争 前段(于攘夷施行开始日 1863年5月10日)】。

幕末历史④「暴乱之后,长州遭放逐,新选组搅动京都」

然而,由于担心长州过于极端的行动会危害国家,受 孝明天皇 的旨意,以会津藩和萨摩藩为中心发动了政变【八月十八日政变(文久3年8月18日=1863年9月30日)】。长州藩与 三条实美 等7名激进派朝臣一起被逐出京都【七卿落】。也是在这一年,为了维持京都的治安而成立了“新选组”。次年,即1864年,新选组将正在密谋烧毁皇宫的尊攘派浪士一网打尽,其名由此响彻天下,史称“池田屋事件”。以此事件为诱因,长州藩在激进派的煽动下,为恢复名誉进攻京都【禁门之变(1864年8月20日)】,却被保卫皇宫的会津藩、萨摩藩等击败。

幕末历史⑤「扭转长州衰落之势!高杉晋作举兵」

向皇宫出兵的长州藩成为了朝廷的敌人,幕府下达了征讨长州的命令【第一次长州征讨(1864年)】。雪上加霜的是,在英、法、荷、美四国联合舰队的进攻下,下关也被攻陷【下关战争 后段】。接连战败的长州藩内,保守派夺回主导权,并向幕府表示恭顺。在征长军中被赋予全面谈判权的萨摩的 西乡隆盛 ,违背幕府借机削弱长州的意图,轻易地接受了投降,第一次长州征讨至此结束。而 西乡 其实有更深层的考虑:“如果进一步削弱长州,萨摩将会成为幕府的下一个目标”。然而,反抗保守派政权的 高杉晋作 和 伊藤博文 举兵【功山寺举兵(1865年1月12日)】并在内战中取胜,控制了长州藩的主导权。随后,禁门之变后在但马出石潜藏了8个月的实力者 桂小五郎(后来的木户孝允) 也重掌藩内政务,长州藩再次对幕府示以强硬态度。


幕末历史⑥「萨长水火不容,坂本龙马从中调停,倒幕命运在即」

在“八月十八日政变”和“禁门之变”中两度敌对的萨摩藩和长州藩,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死敌。调停两藩关系并促成了“萨长同盟”的重要人物之一,便是获得了两藩的实力者 西乡隆盛与 桂小五郎 二人的共同信任的 坂本龙马 。两大强藩的萨长暗地里联手,时代一下子倒向了倒幕。另一方面,对长州征讨结果感到不满的幕府,于1866年策划了第二次长州征讨,强行发动攻击,但却惨败于兵力处于劣势的长州一方。尽管以将军 德川家茂 的突然去世为由达成了停战协议,但幕府的权威却因这次战败而彻底崩塌。此时,有 “德川家康再世”之赞誉的 德川庆喜 ,背负着突破当前困境的期望,就任第15代将军。 幕末史进入高潮篇章。

幕末历史⑦「庆喜舍身豪赌!大政奉还未能得偿所愿,德川幕府落幕」

在萨长在英国的支持下推进倒幕的准备时,新将军 庆喜 则在法国的援助下改革军事制度,同时寻找避免内战的方法。前土佐藩藩主 山内容堂 向 庆喜 建议:“如若幕府主动交还政权呢?”。 庆喜 采纳了这一建议,在京都的二条城内向各藩宣布将实行大政奉还。庆喜 判断,由于朝廷并无行政能力,主导权最终还是会落到自己手里,便做出了这一大胆的决定。然而,随着大政奉还,不仅推翻幕府的名分落空,新体制还可能发展至由 庆喜 主导。对此感到担忧的倒幕派便策划了政变,建立以朝臣 岩仓具视 为中心、且将德川排除在外的新体制。萨摩、土佐、安艺、尾张、越前五藩联合发布了“王政复古大号令(1867年12月9日)”,宣布废除幕府,建立新体制。至此,德川幕府长达约260年的统治正式拉下了帷幕。


本文原文来自Bilibili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