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妈假扮年轻女性骗情骗财,网友炸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妈假扮年轻女性骗情骗财,网友炸锅

引用
澎湃
13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98735
2.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122A06HNA00
3.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926/herald/9c1f7cebd575fcbd193879a5b1f3e028.html
4.
https://www.cqnews.net/1/detail/1298733159103959040/web/content_1298733159103959040.html
5.
http://www.cnts.gov.cn/tssrmzf/tsyw/tskx/content/post_3087237.html
6.
https://www.cbirc.gov.cn/cn/view/pages/ItemDetail.html?docId=338349&itemId=4101&generaltype=0
7.
https://www.irs.gov/zh-hans/newsroom/irs-warns-against-scams-targeting-seniors-joins-other-federal-agencies-to-recognize-special-awareness-day
8.
6761429f0000000013000787
9.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3375212
10.
https://jr.sz.gov.cn/sjrb/ztzl/jrsyts/gcdt/content/post_11670782.html
11.
https://www.yeda.gov.cn/art/2024/3/12/art_103773_2987167.html
12.
http://www.news.cn/finance/20241225/50681d236f964e91b1dda495f1daa720/c.html
13.
https://www.keepersecurity.com/blog/zh-hans/2024/07/16/how-to-spot-and-avoid-grandparent-scams/

近日,一则关于大妈假扮年轻女性进行欺诈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热议。据报道,一位55岁大妈通过装扮成29岁研究生,成功骗得四位年轻男性倾心,甚至教唆其中一人向情敌泼硫酸。另一位52岁离异大妈则假扮16岁萝莉,骗取众多好心人的钱财。这些案例揭示了老年人通过伪装年轻身份进行欺诈的现象,引起了公众对于防骗意识的重视。不少网友表示震惊,同时也呼吁加强社会监管和教育,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01

案例频发:大妈假扮年轻女性的欺诈套路

这种欺诈行为并非个案,而是呈现出一定的普遍性。在杭州,就发生了多起中老年女性因网络诈骗而遭受财产损失的案例。例如,50岁的赵大姐被一名自称“军官”的男子诈骗28万元,50多岁的李大妈也被类似手法骗取五六十万元。这些案例中,骗子通常通过社交平台与受害者建立联系,然后以投资理财等借口诱使受害者转账。

02

心理剖析:为何大妈要假扮年轻女性?

这种欺诈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动机。从已知案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动机:

  1. 经济利益驱动:在一些案例中,大妈们通过假扮年轻女性,成功骗取了多名男性的钱财。这种行为显然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妈中更为常见。

  2. 情感需求与幻想:部分大妈可能出于情感需求,希望通过这种角色扮演获得关注和爱慕。在一些网络短剧的影响下,她们可能幻想自己能够拥有奇幻爱情,从而陷入自我编织的虚假世界中。

  3. 寻求刺激与新鲜感:对于某些大妈来说,这种行为可能是一种寻求刺激的方式。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她们可以获得平时生活中难以体验的经历和感受。

03

社会影响:信任危机与伤害

这种欺诈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 社会信任危机:当老年人开始利用年龄和性别优势进行欺诈时,无疑会引发社会对整个群体的信任危机。这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的形象,也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度降低。

  2. 受害者心理伤害:对于那些被欺骗的男性来说,这种欺诈行为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损失,更有巨大的心理伤害。特别是当大妈们通过建立情感关系来实施诈骗时,受害者往往会感到更加痛苦和失望。

  3. 家庭关系紧张:在一些案例中,这种欺诈行为还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紧张。例如,受害者家属在得知真相后,可能会对受害者产生不满和指责,进一步加剧家庭矛盾。

04

如何防范:提高警惕,守护安全

面对这种新型欺诈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加强防范:

  1. 提高警惕意识: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需要提高对网络交友和投资理财的警惕性。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更不要随意转账。

  2. 核实身份信息:在建立重要关系(无论是情感还是商业)之前,务必通过多种渠道核实对方的身份信息。例如,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共同朋友等途径进行验证。

  3.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帮助他们识别和防范各种诈骗手段。同时,也要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避免他们因为孤独而轻易相信他人。

  4.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比如加强对社交平台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可疑账号。

这种大妈假扮年轻女性进行欺诈的现象,不仅是个别案例,更折射出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它提醒我们,无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欺诈者或受害者。因此,提高全社会的防范意识,建立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