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里的田园生活有多美?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里的田园生活有多美?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四季的风光与农民的生活。这组诗共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12首。范成大用清新流畅的语言,捕捉乡村生活的细节,使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春日篇:生机盎然的希望
春日的田园,是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卷。范成大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清新与活力: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春日田园杂兴》其一
在这句诗中,柳花、午鸡声和嫩绿的桑叶,共同构成了一幅春日乡村的晨景。柳絮飘飞,鸡鸣声声,桑叶刚刚抽出新芽,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而充满希望。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春天田园的宁静与美好。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春日田园杂兴》其二
春雨过后,大地回春,万物生长。诗人用“土膏欲动”形容土壤因春雨滋润而变得肥沃,仿佛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万草千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竞相开放,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夏日篇:繁忙与勤劳的赞歌
夏日的田园,是一曲繁忙与勤劳的赞歌。范成大用生动的诗句,展现了农民们昼夜劳作的景象: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这句诗生动再现了农民昼夜劳作的情景。白天耘田除草,夜晚绩麻纺织,村庄里的男女老少各司其职,共同维系着家庭的生计。诗人通过这幅繁忙的夏日农忙图,展现了农民的勤劳与坚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的田园,果实累累,麦花如雪,菜花稀疏。诗人用色彩鲜明的意象,展现了夏日田园的丰收景象。金黄的梅子、肥硕的杏子,与雪白的麦花、稀疏的菜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夏日田园风光图。
秋日篇:丰收的喜悦
秋日的田园,是一首丰收的赞歌。范成大用喜悦的笔触,描绘了农民收获的景象: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秋日田园杂兴》其八
秋收时节,农民们在新修的打谷场上忙碌。场泥平整如镜,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谷。诗人用“镜面平”形容新修的打谷场,既展现了农民的勤劳,也暗示了丰收的喜悦。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秋日田园杂兴》其九
丰收的稻谷装满了租来的船只,等待开仓入库。稻谷颗粒饱满,洁白如霜。诗人用“粒粒如珠”形容稻谷的饱满,用“白似霜”形容其洁白,展现了丰收的景象和农民的喜悦。
冬日篇:宁静与温暖
冬日的田园,是一幅宁静而温暖的画面。范成大用温馨的笔触,描绘了冬季乡村的静谧与祥和: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
——《冬日田园杂兴》其二
冬日的阳光洒在屋檐下,温暖如烘。人们在暖阳下感到醺醺欲睡,昏昏欲睡。诗人用“炙背”形容晒太阳的舒适感,用“暖醺醺”形容温暖带来的困倦,展现了冬日乡村的宁静与温暖。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藟甘酸半染红。”
——《冬日田园杂兴》其七
冬日的田野里,茅针渐渐长出柔软的茸毛,蓬藟的果实半红半绿,带着甘酸的味道。诗人用“香软”形容茅针的柔软,用“甘酸”形容蓬藟的味道,展现了冬日田野的生机与美丽。
范成大笔下的田园生活,不仅展现了四季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农民的辛勤与智慧。他用平易浅显的语言,捕捉乡村生活的细节,使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这些诗句,让我们得以窥见宋代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