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七星岩:五龙亭、水月宫与579幅摩崖石刻见证岭南文化
肇庆七星岩:五龙亭、水月宫与579幅摩崖石刻见证岭南文化
肇庆七星岩,这颗岭南明珠,以其七座形似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峰而得名,被誉为“岭南第一奇观”。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有丰富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存,每一处都凝聚着千年的沧桑与智慧。
五龙亭:六百年祈福圣地
步入七星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龙亭。这座始建于明朝的古亭,历经六百多年风雨,见证了无数虔诚的祈福仪式。相传,当时肇庆地区连年干旱,百姓生活困苦。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当地官员在此修建了五龙亭,供奉五方五龙神。亭子中央,五条龙雕刻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两侧的楹联上,书写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站在亭子里,感受着四面八方吹来的微风,远眺着无边的湖景,让人心情无比的放松与畅快。
水月宫:南宋遗存的道教圣地
沿着湖畔漫步,不久便来到了水月宫。这座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古建筑群,是广东省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之一。水月宫原名“崇禧宫”,是南宋末年,宋帝昺为躲避元军追杀,南逃至肇庆时修建的行宫。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将其改为道观,供奉道教神祇。水月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沿着中轴线,依次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玉皇殿等建筑。宫内供奉着众多道教神祇,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漫步在水月宫,可以感受到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宫门口的两只石狮子,它们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明朝时,两广总督府设在肇庆,这两只石狮子就摆在两广总督府大门前,后来才被移到了这里。
七星洞天:摩崖石刻的文化宝库
如果说五龙亭和水月宫展现了七星岩的历史建筑之美,那么七星洞天则是其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七星洞天位于七星岩景区西北部,是一处天然溶洞。洞内奇石嶙峋,钟乳石千姿百态,如迎接宾客,如瑶池仙境,如嫦娥奔月,如八仙过海......只要发挥想象力,每个人都会看出不同的形象来。但更令人惊叹的是遍布洞壁的摩崖石刻。据记载,七星岩现存579幅唐代以来各朝代石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这些石刻不仅展现了历代文人的书法艺术,还记录了肇庆乃至岭南的区域社会文化状貌,是研究岭南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除了上述三大景点,七星岩还有许多值得探访的历史建筑。例如,石室洞是七星岩开闢最早、景色最多元丰富的溶洞。「七星岩」三个大字铭刻在石室岩洞的岩壁上。石室內頂高達30多米,洞內有一個大水潭,鐘乳石形態各異,千姿百態,配合彩光照射,變得七彩繽紛,十分適合打卡留念。
漫步在七星岩,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对话。每一座建筑、每一块石刻,都在诉说着岭南千年的历史变迁。七星岩不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文化的瑰宝,值得每一位游客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