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科学奥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科学奥秘

引用
中国科学院
10
来源
1.
https://gibh.cas.cn/kxyj/kyjz/202411/t20241111_7437366.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285270
3.
https://m.panda.org.cn/cn/news/news/2024-09-24/8552.html
4.
https://m.panda.org.cn/cn/education/trends/
5.
https://www.panda.org.cn/cn/education/trends/2024-08-28/8530.html
6.
https://www.linkresearcher.com/theses/2f2a5a5d-428a-40ba-a09c-4e3958bec5f8
7.
http://www.vooood.com/list/post/2890887/
8.
https://m.panda.org.cn/cn/news/
9.
https://www.panda.org.cn/cn/education/trends/2024-09-19/8548.html
10.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407/82570261.html

2024年9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成功建立了大熊猫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这一科研成果不仅揭示了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的独特性,更为物种保护和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这项研究利用重编程技术,成功将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转化为iPSCs。这些干细胞不仅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稳定增殖,还能在体内和体外分化条件下产生不同类型的三胚层细胞,展现出强大的发育潜力。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大熊猫iPSCs的转录组和表观遗传特征,发现其具有与其他物种不同的独特基因表达模式。

这一突破性进展的意义重大。首先,通过将iPSCs分化为特定的功能性细胞类型,可以用于治疗大熊猫的遗传疾病和损伤。其次,可以利用这些细胞在体外获取全能干细胞、原始态多能干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和生殖细胞甚至类囊胚等,为大熊猫的繁育提供重要的“种子细胞”来源。此外,这项技术还有助于大熊猫遗传资源的存储和保藏,为未来保护和扩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中国特有珍稀物种,大熊猫一直受到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大熊猫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基地已成功将种群从最初的18只增至206只,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机构。

在科研方面,基地不仅在繁殖技术上取得突破,还深入研究大熊猫的遗传学特征。通过建立大熊猫基因库,保存了包括精原干细胞、成纤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多种细胞资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同时,基地还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进大熊猫保护和研究工作。

除了科研工作,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还积极投身科普教育事业,致力于向公众普及大熊猫保护知识。基地定期举办各类科普活动,如“FUN暑假·滚滚工坊”系列主题科普活动,通过竞答闯关、弃物改造、科学实验等形式,让青少年在玩乐中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此外,基地还设有专门的科普志愿者团队,通过校园活动、社区宣教等形式,传播大熊猫保护理念。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大熊猫,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正在进行大规模改扩建。新基地占地约168.64公顷(2530亩),分为冒险溪谷、无限山丘、英雄农场、探索密林、科研片区五大主题区。设计团队充分尊重原始地形,利用山体落差和自然水系,打造了一个既适合大熊猫生活,又能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的生态乐园。

改扩建项目预计到2035年最高可容纳年游客量约1570万人次,最大日承载量约20-30万人次。新基地不仅为大熊猫提供了更优质的生活环境,也为科研人员创造了更好的研究条件。同时,基地还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通过设置雾升降温系统、戏水池、栖架等设施,充分考虑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为其打造了一个接近自然的栖息环境。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们,正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大熊猫的保护事业不懈努力。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科普教育的持续推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更多大熊猫在野外自由生活的美好景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