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英集团入驻长沙经开区,新能源汽车智能座椅项目年产值将超2.5亿元
双英集团入驻长沙经开区,新能源汽车智能座椅项目年产值将超2.5亿元
2024年,长沙经开区迎来了一位重量级“新居民”——双英集团。作为比亚迪、吉利汽车的一级供应商,这家企业选择在长沙经开区建设新能源汽车智能座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5亿元。这一重磅项目的落地,不仅为长沙经开区的汽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彰显了园区“二次创业”战略的显著成效。
“二次创业”: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长沙经开区的“二次创业”战略,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2024年,园区预计规工增加值增速达12.5%,税收同比增长5%,进出口总额增长24%。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园区在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方面的持续发力。
双英集团:新能源汽车智能座椅的领军者
双英集团的入驻,无疑是长沙经开区“二次创业”进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比亚迪、吉利汽车的一级供应商,双英集团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座椅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项目计划租用约12000平方米的厂房,用于智能座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新能源汽车智能座椅是集人体工程学、机械驱动和控制工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产品,其品质直接影响用户舒适度、愉悦度与安全性。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智能座椅的需求量和市场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22年我国汽车座椅市场规模约为976.09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1500亿元。在这一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双英集团的入驻无疑将为长沙经开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东吉龙航空科技:补强低空经济产业链
除了双英集团,另一家值得关注的企业是东吉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专注于低空经济的企业于2024年11月落户长沙经开区,进一步补强了园区的低空经济产业链。从企业提出需求到搬入新厂房,仅用了3个月时间。目前,部分产线已进入调试完善阶段,公司拳头型号的货运飞机产线将于今年3月投入试制。
“亩均效益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的创新实践
长沙经开区的“二次创业”战略中,亩均效益改革是一项重要创新。通过这项改革,园区成功盘活低效企业14家,处置低效用地1480亩。双英集团和东吉龙航空科技的快速落地,正是得益于园区的亩均效益改革和优质的营商环境。
展望未来:打造“三个高地”的星辰大海
长沙经开区正以科技创新、开放发展和产业升级为引擎,全力推进“三个高地”建设。随着双英集团、东吉龙航空科技等优质企业的加入,园区的产业链将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将持续提升。可以预见,在“二次创业”战略的引领下,长沙经开区必将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和开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