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寒露登高:秋日里的文化传承与养生之道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57: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寒露登高:秋日里的文化传承与养生之道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随着秋风劲吹,寒露到了。这是个表示气候变化的节气,也是人们忙着收获的时候。寒露节气的许多习俗与重阳节比较相似,如赏菊、登高等。比起夏天的生机勃勃,深秋多少显得有些萧瑟,但人们登高望远,去观赏秋色,也代表着一种热爱大自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那么寒露时节为什么要登高?

寒露时节为什么要登高

寒露时节登高的习俗源于重阳节,这个节日通常在寒露期间,因此寒露登高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习俗。

重阳节,也称为菊花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天人们有登高、赏菊的习俗。登高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活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象征着步步高升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在寒露时节,随着气温的下降,自然景色也发生了变化,白云红叶,秋意渐浓,正是出游登高、赏菊的好时节。因此,人们纷纷选择在这个时候登高望远,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愉悦心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怀古思幽,陶冶性情。此外,由于“高”与“糕”谐音,登高时还有吃花糕的习俗,寓意着“步步高升”。

除了重阳节的习俗外,寒露时节登高还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关。此时,北方已经呈现深秋景象,南方也开始秋意渐浓,这样的自然美景也促使人们外出登高,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也是对秋季的一种庆祝。

综上所述,寒露时节登高的习俗不仅是对重阳节的庆祝,也是对秋季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登高望远、强身健体、陶冶性情等理念的体现。

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恰逢九九重阳节,人们祭祖缅怀先人,登高祈求好运。九月又称菊月,菊花成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它的踪迹,正如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秋高气爽,适宜出游,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气的雅事。寒露时节,登高是最好的选择。其实,登高任何时候都可以,但在寒露时节登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征。这时候登高,才会看到大雁南飞、菊花盛开,更会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观。这时候,大自然的生老病衰,一下子显得格外醒目,生命在对比中显示出特别的色彩和意义。所以,唐代刘禹锡的诗里才会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他强调寒露和山的最高处。

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秋季干燥,若不注意养生保健,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