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惊艳亮相《国家宝藏》
湖南省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惊艳亮相《国家宝藏》
“这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这是一次与国宝的亲密对话。在央视综艺《国家宝藏》的舞台上,湖南省博物馆的三件镇馆之宝——皿方罍、辛追墓T形帛画、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携带着湖湘文化的千年魅力,惊艳亮相。让我们跟随黄渤、王嘉、雷佳、何炅等明星守护人的脚步,一起探寻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
皿方罍:从流失到完罍归湘的传奇
“方罍之王”皿方罍,高88厘米,口长26.1厘米,口宽21.6厘米,是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它出土于1919年桃源县水田乡茅山峪,器身曾流失海外近百年,2014年洽购回国入藏湖南博物院,得以盖身合一,完罍归湘。在节目中,黄渤化身皿方罍的守护人,用他独特的幽默感,讲述了一段关于“盖”与“身”分离百年的传奇故事。黄渤的演绎,让这件冷冰冰的青铜器,仿佛有了温度,有了情感,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
T形帛画: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壮丽画卷
辛追墓T形帛画,是湖南省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这幅帛画将上古传说中的众多祥瑞元素,与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画面展现于丝帛之上。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主任汪悦进评价道:“马王堆T形帛画布景壮丽、想象奇特,其精巧严密的设计思路和浪漫宏大的时空想象,在全人类艺术遗存中独树一帜。”
在节目中,著名歌唱家雷佳用她天籁般的嗓音,将帛画中的神话故事,化作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当雷佳的歌声响起,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古代世界,让人感受到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唐代春酒文化的生动见证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是湖南省博物馆的唐代文物,高19厘米,口径9.2厘米,底径10厘米。这件执壶以诗歌为饰,壶腹部题有褐彩写诗歌一首:“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lòng)春声。”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在长沙窑瓷上较为常见。春酒,即冻醪,是唐时人们常饮用的酒,寒冬酿造,春天饮故名。长沙窑瓷执壶上也有“美春酒”、“陈家美春酒”等酒名。
在节目中,青年演员王嘉化身唐代的酒肆老板,用生动的表演,再现了唐代人畅饮春酒的生活场景。通过王嘉的演绎,观众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唐代,感受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国家宝藏》: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
《国家宝藏》不仅是一档节目,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黄渤、王嘉、雷佳、何炅等明星守护人的精彩演绎,湖南省博物馆的三件镇馆之宝,从博物馆的展柜中“走”出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创新的演绎方式,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也让传统文化以一种更有趣、更生动的方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湖南省博物馆的这三件镇馆之宝,承载着湖湘文化的千年魅力,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通过《国家宝藏》这个舞台,这些国宝的故事,将被更多人听到,湖湘文化的魅力,也将被更多人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