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支招:秋冬季节如何预防宝宝腹泻?
儿科专家支招:秋冬季节如何预防宝宝腹泻?
“医生,我家宝宝昨天开始拉肚子,一天拉了好几次,还伴有呕吐和发热,我该怎么办?”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一位焦急的妈妈抱着不满周岁的宝宝前来就诊。儿科副主任王锋仔细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并给出了详细的治疗和护理建议。
秋冬季节是宝宝腹泻的高发期,尤其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胃肠炎,俗称“秋季腹泻”。这种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5岁以内的孩子最容易中招。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几乎每名儿童在3~5岁前都会至少感染1次轮状病毒。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宝宝腹泻呢?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督促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双手。此外,还要避免用脏手触摸口、眼、鼻和食物等。
注意饮食卫生:不给孩子饮用生水,蔬菜瓜果要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贝类和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避免食用放置时间较久的冷菜和生冷食品。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对家庭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通风,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等重要部位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一旦家庭成员感染病毒,应立即对患者的呕吐物和粪便进行处理,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
增强身体抵抗力:通过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活动等方式,增强孩子的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
科学护理
如果宝宝不幸中招,家长也不必过于慌张,科学护理是关键。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可以给宝宝服用口服补液盐III,按照说明配制后,少量多次喂服。如果宝宝频繁呕吐,喝水就吐,可以先禁食水2小时,让胃肠休息一下。2小时后尝试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水,一次10到15毫升,间隔15到20分钟再喂一次。
合理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哺乳,但要减少每次的喂奶量,增加喂奶次数。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以暂时改用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避免油腻、辛辣或高纤维食物,不要给宝宝吃西梅、李子、梨、火龙果等可能导致腹泻加重的水果。
腹部保暖: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敷在宝宝腹部,注意温度不要太高,避免烫伤。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尿量、体温等。如果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脱水症状,或持续高热不退,应及时就医。
常见误区
禁食禁水:有的家长担心宝宝吃了会吐,就不敢喂水喂饭,结果导致宝宝脱水。正确的做法是少量多次喂水,必要时使用口服补液盐。
过度喂养:有的家长看到宝宝瘦了,就拼命给孩子补充营养,结果导致病情反复。在宝宝食欲不佳时,不要硬喂,保证水分摄入更重要。
滥用抗生素:很多家长一看到宝宝腹泻就要求医生开抗生素,其实大多数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滥用反而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加重病情。
用运动饮料代替口服补液盐:有些家长用运动饮料、红牛或自制糖盐水代替口服补液盐,但这些饮品的电解质比例不适合腹泻宝宝,可能会引起严重问题。
王锋副主任特别提醒,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通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安全、保持环境清洁和增强体质,可以有效降低宝宝腹泻的发生率。如果宝宝出现腹泻症状,家长要保持冷静,科学护理,必要时及时就医。记住,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如果对宝宝的健康状况有任何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