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调控助力二次管网水力平衡,告别冷热不均
智能调控助力二次管网水力平衡,告别冷热不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集中供热已成为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主要方式。然而,二次管网水力平衡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供热行业,导致用户冷热不均、能源浪费等现象频发。近年来,随着智能调控技术的发展,这一难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二次管网水力平衡的重要性
二次管网是连接热力站与用户末端的关键环节,其水力平衡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供暖效果。传统供热系统中,由于管网设计不合理、调节手段不足等原因,常常出现“近热远冷”、“上热下冷”的现象,即靠近热源的用户过热,而远离热源的用户则温度不达标。这种水力失调不仅影响了用户的舒适度,还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智能调控技术的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智能调控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在二次管网中安装智能阀门和传感器,结合大数据分析和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对流量、温度等参数的精准调节,从而达到水力平衡。
基于计量数据的用户级流量调控
天罡公司推出的二次网平衡解决方案,通过住户级设备、楼宇级设备与热力站自控设备的联动调节,可以快速改善水力平衡状况。该方案的核心在于将计量表计作为数据采集单元,结合管网的阀控设备,实现多参数的水力平衡优化。
智能阀门的功能特点
智能阀门是实现二次管网智能调控的关键设备。以玫德集团的智能阀门为例,其具有以下特点:
- 远程控制:可通过手机APP或PC端对阀门进行远程操作,实时监控阀门状态。
- 数据监测:具备流量、压力、温度等多种参数监测功能,可及时预警异常情况。
- 能源管理:配备能源模块,支持风光互补供电,保证设备持续运行。
- GIS定位:具有精确定位功能,便于维护和管理。
成功案例分析
天罡公司案例
在某大型住宅区的二次管网改造项目中,天罡公司采用了基于计量数据的智能调控方案。通过三步调节法,集成流量和回水温度两种调控优势,最终实现了最优的调控效果。改造后,不仅用户室温更加均衡,企业的供热成本也显著降低。
江苏某市水务智能控制项目
虽然主要针对水务系统,但其智能控制理念同样适用于供热系统。该项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每一滴水的“可视化”管理。类似地,通过智能调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每一户供暖情况的精准掌控,及时调整供热参数,确保水力平衡。
设计规范与标准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散热器供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5/50℃或85/60℃,温差为20℃。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水力失调的存在,很多地区难以达到这一设计指标。
智能调控系统的应用,使得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还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供热参数,实现真正的按需供热。例如,通过智能阀门的精准控制,可以在保证末端用户温度达标的同时,避免近端用户过热,从而实现整体的水力平衡。
结语
随着智能调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二次管网水力平衡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这不仅能够提升用户的供暖体验,还能大幅降低供热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未来,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供热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高,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供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