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玄奘西行:穿越沙漠雪山,带回657部梵文佛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玄奘西行:穿越沙漠雪山,带回657部梵文佛经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5648789_121136716
2.
https://www.sohu.com/a/765490552_121921560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0NTTS105564UD9.html
4.
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4073045-1.htm
5.
https://www.lnanews.com/news/20208
6.
https://www.ehanlin.com.tw/app/keyword/%E5%9C%8B%E4%B8%AD/%E6%AD%B7%E5%8F%B2/%E7%8E%84%E5%A5%98.html
7.
http://zx.huaian.gov.cn/col/14167_771658/art/m/17067168/1706751884836Cph8W2Lm.html
8.
https://www.qidian.com/ask/qnjlwrhycxa
9.
https://www.prnasia.com/story/466632-1.shtml
10.
https://nie.merit-times.com.tw/newsdetail_tw.php?id=10262
11.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897965
12.
https://www.wukongsch.com/blog/zh/the-true-history-of-tang-monk-xuanzang-in-journey-to-the-west-post-15910/

玄奘西行:一场跨越万里的求知之旅

公元629年,一位年轻的僧人从长安出发,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与艰险的道路。他就是玄奘法师,此行的目的地是遥远的天竺(今印度),一个佛教的发源地。玄奘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佛教的真谛,带回失落的佛经,以解决当时中国佛教界的一些争论和疑惑。

01

西行缘起:为法忘躯的求知欲

玄奘出生于公元600年,自幼便展现出对佛法的浓厚兴趣。他13岁出家,跟随慧景法师学习,过目不忘的天赋使他很快成为佛学界的佼佼者。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玄奘发现当时中国佛教界存在诸多争议和误解,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经典的解释存在分歧。他意识到,要真正理解佛教的精髓,必须回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寻找最原始、最准确的佛经。

02

西行之路:穿越沙漠与雪山的艰辛

玄奘的西行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他首先需要穿越广袤的沙漠和险峻的雪山。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古代,这无疑是一场生死考验。玄奘在沙漠中曾一度迷失方向,甚至一度走错了10里路,但他最终坚定信念,发誓“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继续向西前行。

玄奘选择了一条经过中亚的路线,而不是更近的西南路线。原因有三:一是中亚路线沿途有众多佛教国家,可以提供帮助;二是这条路线已经非常成熟,自汉朝开通丝绸之路以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三是玄奘希望遵循前辈高僧如朱士行、法显等人的足迹,向前辈致敬。

03

求法之旅:在印度的学术交流

经过长达数年的艰苦跋涉,玄奘终于抵达印度。他在那烂陀寺学习,师从戒贤大师,深入研究佛教经典。玄奘的学问和智慧很快赢得了印度佛教界的尊重,他不仅在那烂陀寺学习,还游历了整个印度,与各地的智者交流,参与宗教辩论,名震五天竺。

04

成果与影响:佛教文化的传播者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带着657部梵文佛经返回长安。他将余生致力于佛经的翻译工作,共译出75部经、论,达1335卷,创立了“法相宗”。玄奘的口述记录《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了他西行的经历,包括各地的地理、文化、宗教等信息,成为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历史的重要文献。

玄奘西行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他不仅带回了佛教经典,更重要的是,他将一种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带回了中国。玄奘的坚韧精神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激励了无数后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信念坚定,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实现自己的目标。

玄奘西行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段传奇。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僧人,更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文化交流的使者。他的精神跨越时空,至今仍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未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