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UBC人类学博物馆:温哥华原住民文化的守护者
探访UBC人类学博物馆:温哥华原住民文化的守护者
温哥华,这座被誉为“太平洋门户”的现代化都市,不仅是加拿大西部的经济中心,更承载着数千年原住民文化的深厚积淀。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校园内,有一座被誉为“原住民文化宝库”的人类学博物馆(Museum of Anthropology,简称MOA),它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古老文明的辉煌与坚韧。
博物馆的使命与愿景
UBC人类学博物馆成立于1949年,是加拿大最重要的原住民文化遗产收藏和研究中心之一。博物馆的使命是通过收藏、保护和展示原住民艺术品和文物,促进对原住民文化的理解与尊重。馆内收藏了超过50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其中尤以西北海岸原住民艺术最为丰富和珍贵。
“To Be Seen, To Be Heard”:原住民权利的视觉叙事
博物馆当前最引人注目的展览之一是"To Be Seen, To Be Heard"。这个多媒体展览通过大型历史照片和影片,展现了从1900年到1965年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原住民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自我呈现。展览聚焦于原住民如何在potlatch禁令等文化抹杀政策下,通过游行、抗议、皇家访问等公共活动争取自身权益。
展览中,一张张黑白照片仿佛将观众带回到那个充满挑战与抗争的年代。照片中,原住民领袖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象征权力的权杖,自信地站在游行队伍的前列;在皇家访问的场合,他们向女王赠送手工编织的毛衣,展现着民族自豪感和工艺智慧。这些影像资料不仅记录了历史,更凝结着原住民争取权利的坚韧精神。
更值得一提的是,展览采用了创新的多媒体技术,将历史照片制成大型投影,并配以原住民社区成员的音频评论。这些声音来自当代原住民,他们从自己的视角解读这些历史瞬间,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背景理解。通过这种跨时空的对话,展览成功地将历史与当下连接起来,展现了原住民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图像恢复项目:穿越百年的艺术对话
在MOA,还有一个令人惊叹的项目——图像恢复项目。这个始于1984年的项目,由设计师兼策展人Bill McLennan发起,旨在通过红外摄影技术揭示西北海岸原住民艺术品上的古老绘画。由于历史上的文化掠夺和人口锐减,许多珍贵的艺术品流散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其上的图案和细节因岁月侵蚀而变得模糊不清。
McLennan和他的团队使用红外摄影技术,成功地“穿透”了时间的尘埃,让这些艺术品重新焕发光彩。通过红外照片,当代原住民艺术家得以一窥祖先的创作秘密,重新学习那些几乎失传的技艺和符号语言。这个项目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场跨越百年的艺术对话,它重新点燃了原住民文化传承的火种。
这些恢复的图像在1992年的"The Transforming Image"展览中首次展出,并在2000年出版了同名书籍。如今,博物馆将这些珍贵的红外照片数字化,创建了一个在线数据库,让全球的研究者和原住民社区都能方便地访问和研究。
原住民艺术的当代传承
在温哥华,原住民艺术不仅仅是历史的遗存,更是活生生的文化传承。位于格兰维尔岛的Bill Reid画廊是这一传承的重要展示平台。画廊以著名的海达族艺术家Bill Reid命名,致力于展示西北海岸原住民艺术的传统与创新。
画廊的展览空间围绕着Bill Reid的标志性雕塑作品《The Spirit of Haida Gwaii》展开,展示了从传统木雕到当代装置艺术的多样作品。这里不仅是艺术的展示空间,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画廊定期举办艺术家讲座、策展人导览和手工艺工作坊,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原住民艺术的创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重新开放:一个崭新的开始
经过18个月的闭馆改造,UBC人类学博物馆于近期重新对外开放。此次改造重点对大堂进行了地震升级,并对展厅布局进行了优化。重新开放的博物馆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文化氛围,还新增了互动展示和多媒体导览系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参观体验。
重新开放当天,博物馆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Coast Salish原住民舞蹈团Tsatsu Stalqayu带来了传统的歌舞表演,多位嘉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最令人兴奋的是,博物馆推出了两个全新展览:"inPursuit of Venus [infected]"和"To Be Seen, To Be Heard",为观众呈现了原住民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度。
现在,游客可以免费进入博物馆参观,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对于团体和私人参观,博物馆还提供了特别优惠和定制导览服务。无论你是对原住民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希望了解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的普通游客,UBC人类学博物馆都将成为你探索温哥华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一站。
温哥华的原住民文化,如同这座城市一样,充满了活力与韧性。在UBC人类学博物馆,我们不仅能看到历史的痕迹,更能感受到文化的脉动。正如一位原住民艺术家所说:“我们的艺术不仅仅是展品,它是活着的文化,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