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高糖广告禁令,新加坡糖尿病发病率下降1个百分点
全球首创高糖广告禁令,新加坡糖尿病发病率下降1个百分点
新加坡自2016年向糖尿病宣战以来,通过全面禁止高糖饮料广告、推行营养等级标签制度等措施,成功将糖尿病发病率从9.5%降至8.5%。
新加坡人患糖尿病的比率在发达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新加坡2016年开始向糖尿病宣战,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17年的国庆群众大会上提出,把“对抗糖尿病”列为政府未来要处理的三大挑战之一。
新加坡人糖尿病患病率高,主要原因之一是摄取糖分大大超标。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天糖分摄取不超过6茶匙,而新加坡人每日摄取糖分大概为12茶匙,比限定量多出了一倍。为了提醒民众控制对糖分的摄入,新加坡卫健委从2020年开始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高糖饮料广告,新加坡成为首个实施这一举措的国家。2022年开始,新加坡卫生部规定,含糖的包装饮料必须附上营养等级标签。标签分成A、B、C、D四个等级,A级最健康,D级最不健康。新加坡保健促进局指出,这项措施已经取得初步成果。随着更多饮料生产商改良配方,包装饮料的含糖量中位数已从2017年的7.1%减到了目前的4.6%。目前,市场上有七成的包装饮料为糖分较低的A级或B级。而“默认少糖”运动则规定,如果食客没特别要求,咖啡店和小贩中心售卖的咖啡茶水将一律少糖。
除了督促人们控制糖分摄入,新加坡政府还发起了“全国健步大挑战”,鼓励国民每天最少步行1万步;推行“较健康食材开发计划”,资助食品供应商研发健康食材以及在公共餐厅使用全麦食材和较健康的食用油。
经过过去几年的持续努力,新加坡人的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下降,从2019年至2020年的9.5%,下降到2021年至2022年的8.5%。但是,从今年8月公布的全国人口健康调查结果来看,新加坡目前仍有40多万人患糖尿病,每12个成年新加坡人当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在近期参加健康检查的约1000名本地人当中,有近四成处于糖尿病前期,而其中近七成并未意识到自己面临糖尿病风险。如果情况再不改善,预计到了2050年,新加坡糖尿病患者人数可能达到100万人。
新加坡人糖分摄取超标,和他们喜爱在小贩中心、餐厅吃饭的习惯不无关系。新加坡糖尿病协会会长帝华利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指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将世界美食带到小贩中心,但饮食也是导致糖尿病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国人可能对非本族美食的热量成分并不了解,倘若过多摄取会导致健康问题,这也是本地控制糖尿病的一大挑战。
新加坡小贩中心
为了加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今年的世界糖尿病日当天,新加坡糖尿病协会首次在小贩中心举办活动,免费为公众测量血糖和血脂。新加坡糖尿病协会会长帝华利指出,一方面要指导小贩、餐厅使用更健康的食材和烹饪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增强每个人的健康意识,让他们在外用餐时自觉地选择健康搭配,而后者相比之下更为迫切。
目前,新加坡在全面对抗糖尿病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八年,成果逐渐显现,但依旧任重道远。新加坡卫生部部长王乙康在国会上强调,“在抗击糖尿病的战役中,我们不能松懈或自满,必须持之以恒地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控糖。”
本文原文来自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