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栋:从15岁学徒到奥运宴总厨,奠定辽菜根基
刘国栋:从15岁学徒到奥运宴总厨,奠定辽菜根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场盛大的奥运迎宾宴正在举行。当色、香、味、形、气俱佳的头道菜“金盅烩松茸”摆上桌面时,各国嘉宾无不啧啧称赞。令人惊叹的是,这道菜出自一位85岁高龄的烹饪大师之手——他就是沈阳的国家特一级厨师刘国栋。更令人敬佩的是,整场奥运迎宾宴都是由他亲自策划的。
刘国栋的烹饪生涯始于1938年。那一年,15岁的他进入沈阳天一坊饭庄学徒,从最基本的刷大勺、洗碗筷、掏炉灰等杂务做起。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一步步从叫菜、水案、帮灶做到二灶、头灶。1949年,年仅26岁的刘国栋就已经在沈阳创办“南味斋”,并领衔主厨招待了来沈阳演出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李少春、程砚秋等人。
1956年,刘国栋受上级指派到沈阳著名的香雪饭店主厨。他凭借高超的厨艺,将普通的食材调制成艺术品般的佳肴,色香味形样样俱佳,让食客们赞不绝口。1958年,他与其他三位辽宁名厨赴北京、上海等知名饭店表演交流厨艺,并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技术革新会议,受到周恩来、朱德、李先念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9年,香雪饭店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厨师进修班,刘国栋与王甫亭、任树芳、唐克明四位大师共同任教,开启了以进修方式培养烹饪名师的先河。1963年,他成为商业部首批命名的特级厨师之一。
上世纪70年代,刘国栋调任到圆路餐厅担任技术经理。1982年,他被推选为辽宁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并被授予特一级厨师职称。在这一时期,他创制了桃花香扇、软溜黄鱼扇、芙蓉蟹黄、蜜汁莲花苹果、凤凰戏牡丹、鸡茸扒白菜等16个经典菜肴。这些菜肴融合了扬州南菜、川菜的特长,改良成以东北口味为主的特色菜品。其中,咸甜适口的㸆虾段和改良版的酥扒鸡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1986年,刘国栋研制的素食宴被辽宁省商业厅评为创新宴席。他的烹饪技艺深受国内外顾客称赞,并能博采众长,将东北地区特有原料与宫廷技法、西餐工艺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刘氏烹饪风格流派,为辽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为了使中国烹饪事业后继有人,刘国栋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他的足迹遍布辽宁省内及青岛、唐山、石家庄等地。1986年,他与辽宁省军区联合举办培训班,为部队培养了上百名军地两用人才。在圆路餐厅,他经常给职工传技授艺并进行考核,使餐厅厨师的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圆路餐厅也因此成为享誉沈城的名店。
刘国栋还致力于烹饪理论的研究与传播。他集50年司厨经验,先后编写出版了《火锅菜谱》《辽宁表演菜谱》《辽宁名菜讲座75例》《烹饪大师刘国栋师徒技艺集锦》等专著。其中最珍贵的是《中国满汉全席新编菜谱》,这是刘国栋带领其门下高徒数十人,在沈阳举办的中国满汉全席盛宴大展中制作的全部菜肴集,凝聚了辽菜的精华。
鉴于刘国栋对辽沈地区烹饪事业的杰出贡献,他先后被评为沈阳市、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被誉为“辽菜大师”“中国餐饮文化大师”。作为辽菜的奠基人之一,刘国栋不仅创立了多个经典菜品,还通过著书立说和培养人才,为辽菜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辽菜已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系,这不仅是对刘国栋大师毕生贡献的认可,也是对辽菜文化价值的肯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辽菜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有望在国际美食界展现其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