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营街三馆:古镇记忆、民间艺术与农耕文明的传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07: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营街三馆:古镇记忆、民间艺术与农耕文明的传承

大营街,这个被誉为“云南第一村”的地方,承载着600多年的历史记忆,如今已成为玉溪市红塔区的一张文化名片。走进大营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古镇。这里不仅保留着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生活方式,更有三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馆,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01

汇溪记忆展览馆:重现古镇繁华

汇溪记忆展览馆是了解大营街历史的最佳去处。展馆以老街旧景为原型,利用老物件与周边元素结合,将旧时大营街的美好记忆、将逝去的旧时街景、一砖一瓦呈现出来,使展览馆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历史感。
展馆总面积6000㎡,共12个展区,展线约500米,文物展品4000余件。展览包括九村一街、汇溪古镇、土司府、米线花灯文化、马店、米线加工、纺织、一村一厂、禁毒科普、汇溪书屋、汇溪电影院、电影科普等内容。

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半个世纪前的汇溪古镇。街道两旁的商铺林立,米线店、布庄、铁匠铺……每一处场景都栩栩如生,让人不禁驻足凝望。展览馆内还展示了大营街的米线花灯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已鲜为人知,但在展览馆里,它们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02

陈氏浮雕文化会馆:雕刻时光的艺术

离开汇溪记忆展览馆,沿着石板路步行约10分钟,便来到了陈氏浮雕文化会馆。这座由民营企业家陈宝贵先生倾尽几十年心血打造的私人艺术馆,是玉溪市最具影响力的私人收藏馆之一。

馆内收藏了15万件珍贵展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实木浮雕“端午汇溪图”。这幅作品长12米,高3米,生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玉溪坝子的生活图景。画面上,人们在汇溪河畔赛龙舟、赶集、交易,热闹非凡。每一处细节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市集上的喧嚣声。

除了浮雕作品,馆内还展出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家具、瓷器、书画等艺术品。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陈宝贵先生的心血,也见证了玉溪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03

大密罗滇中农耕文化馆:记忆中的乡愁

如果说汇溪记忆展览馆和陈氏浮雕文化会馆展现的是大营街的历史风貌和艺术成就,那么大密罗滇中农耕文化馆则更多地承载着这片土地上的乡愁记忆。

文化馆位于大营街街道大密罗社区,这里曾是典型的彝族山区。馆内收藏并展示了各式传统农具和数百件地方文献,让游客在体验乡村风光的同时,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走进文化馆,仿佛回到了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展厅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农具:木犁、石磨、镰刀、锄头……每一件工具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墙上挂着的老照片,记录了村民们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

除了静态展示,文化馆还定期举办农耕体验活动。游客可以亲自尝试使用传统农具,体验插秧、收割等农事活动,感受那份久违的田园乐趣。

04

从文化传承到旅游发展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大营街的这三座乡村博物馆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据统计,2023年玉溪各类博物馆共接待观众近150万人次,逛博物馆已成为玉溪人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大营街乡村博物馆群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博物馆群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业态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如今的大营街,已从一个荒芜贫困的小山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云南第一村”。这三座博物馆,如同三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大营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等待着每一位来访者,讲述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玉溪,不妨花上一天时间,走进大营街的乡村博物馆群,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文化魅力。相信你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乡愁,也会对这片土地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