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区块链平台汇聚1374万执法数据,浙江数字化改革提升执法效能
云南区块链平台汇聚1374万执法数据,浙江数字化改革提升执法效能
行政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环节,其规范化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其中,云南和浙江的创新实践尤为亮眼,为全国行政执法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云南:区块链技术赋能行政执法
云南省创新性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行政执法领域,打造了全国首个“区块链+法治”平台。这一平台围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率、强化监督”三大目标,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贯穿行政执法全过程,有效解决了“以权谋私”和“以罚代法”等顽疾。
平台的成功运行,不仅提升了执法透明度和公正性,还显著增强了数据处理能力。据统计,云南省已通过该平台汇聚超过1374万条执法相关数据,数据上报量更是从全国第20名一举跃升至第4名。这一成绩充分展现了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应用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在中央网信办、司法部等16个部委的联合评估中,荣获“区块链+法治”试点全国第二名。目前,平台已成为云南省首个集指挥调度、在线办案与执法监督于一体的行政执法中心,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执法信息的高效流转。
浙江:数字化改革引领执法创新
作为全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试点省份,浙江省在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方面同样走在前列。金华市婺城区作为省级试点,积极探索基层行政执法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
婺城区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了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具体而言,该区将13个部门的14支执法队伍精简为6支,将26个部门31个领域的2264项行政执法事项纳入综合执法范围,有效避免了部门间职责交叉、边界不清等问题。
在数字化支撑方面,婺城区开发的综合行政执法协同指挥平台实现了“五个一”:信息一网归集、资源一网调度、事件一网统管、执法一网智办、监督一网覆盖。平台贯通基层治理四平台,汇聚8890热线、“随手拍”小程序等各类信息,构建起线上线下联合执法和全过程记录体系。
改革成效显著,2023年度婺城区行政执法各类投诉举报同比下降11.43%,群众满意率升至92.72%。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协同指挥平台被评为2022年“数字司法好应用”,并持续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执法效率。
诸暨:枫桥经验融入执法实践
在浙江,诸暨市将“枫桥经验”与“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既有“法度”又有“温度”的执法新路径。
事前,诸暨市围绕建筑工地监管难点,梳理施工单位所需许可备案事项,制定《告知承诺书》,累计发放600余份,排查风险隐患100余项。在安全生产领域,通过提前送达检查通知书、合规管理建议书等,指导企业自查整改,隐患发现数从平均每家7.8条降至3.1条。
事中,诸暨市在餐饮领域推广智慧监测,对155家餐饮企业完成在线监测装备安装,推送油烟超标提醒43次,问题整改率达100%。同时,落实“综合查一次”机制,开展联合检查,避免重复执法。
事后,诸暨市探索多部门联合整改帮扶机制,设立城警联络站,帮助企业低成本消除违法状态。推进企业信用修复工作,今年以来已完成700余家企业信用修复。
云南和浙江的创新实践,展示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革新,两地不仅优化了执法流程,提升了执法效率,还增强了执法透明度和公正性,为全国行政执法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