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工集团创新专利:让钢柱安装更精准高效
中铁建工集团创新专利:让钢柱安装更精准高效
近日,中铁建工集团公布了一项新型专利,旨在解决钢柱安装精度难题。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在大连时代广场等大型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通过独特的千斤顶调节装置,施工人员可以快速精准地调整钢柱的水平和垂直位置,大大提升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一创新技术的推出,无疑为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保障。
创新专利:让钢柱安装更精准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钢管柱安装辅助装置”的专利,公开号为CN 118756973 A,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这项专利技术主要针对钢管柱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移问题,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装置设计。整个装置由稳固组件、吊装组件和开合组件三部分组成。稳固组件包括安装件、拉动件、接地件和脚踏件,通过万向轮和脚踏件的配合,确保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吊装组件则由驱动件、旋转件和夹紧件构成,能够适应不同口径的钢管柱,并通过驱动件的旋转实现精准夹紧。开合组件则通过卡扣件和锁定件,确保钢管柱在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实战应用:大连时代广场的成功案例
这项创新技术已经在多个大型建筑项目中得到应用,其中大连时代广场项目尤为典型。大连时代广场位于大连市核心区域,周边交通便利,生活设施完善。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也为后续项目的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大连时代广场项目中,中铁建工集团利用该专利技术,成功解决了钢柱安装过程中的精度控制难题。通过千斤顶调节装置的精准控制,施工团队能够快速调整钢柱的位置,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显著提升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优势:精度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相比传统的钢柱安装方法,中铁建工集团的这项专利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方法往往依赖人工调整,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出现偏差。而新型调节装置通过精调千斤顶和螺纹杆的配合,实现了高精度的横向位置调节。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调节速度,还确保了调节精度,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常见的偏差问题。
此外,该技术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通过可调节的夹紧件设计,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口径的钢管柱,大大提高了其适用范围。同时,稳固组件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施工现场的复杂环境,通过脚踏件和万向轮的配合,确保装置在各种地面条件下的稳定性。
未来展望:引领建筑行业新趋势
中铁建工集团的这项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当前钢柱安装中的实际问题,更为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建筑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程度的提高,对施工精度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创新技术的出现,无疑为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这种新型钢柱安装装置将在更多大型建筑项目中得到应用。它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还能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这无疑将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