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轻度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手部被锐器划伤是生活中常见的外伤。正确的处理方法不仅能有效避免感染,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形成。本文将详细介绍轻度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止血
手部血液供应丰富,受伤后可能会流血不止。此时,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用力按压伤口,通常10-20分钟后即可止血。如果按压止血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针线缝合。
清洗伤口
止血后,应使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这不仅能清洗掉伤口周围的细菌和血凝块,还能通过水的低温减轻伤口肿胀。不要担心自来水会导致感染,不冲洗反而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冲洗时若感到疼痛,可调整水流角度和流量,找到最适合的方式进行冲洗。
保留皮片
对于削脱的皮肤,即使完全脱落也不要轻易丢弃。如果能及时回植,只要固定良好,一般都能成活。即使后期因感染或损伤过重导致皮片坏死,它在早期也能作为良好的创面覆盖物,避免伤口进一步损伤,减少渗出,降低感染风险。
清创缝合
对于有一定深度的伤口,手术缝合是最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不要因为担心留疤而选择不缝合或使用医用胶水粘合,这样做反而可能引起疤痕增生。特别是手背关节处的伤口,由于皮肤活动度大,需要使用缝线进行加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受伤后超过6小时才就医,则不宜直接缝合,否则容易引起感染。
抬高患肢与制动
受伤后局部肿胀是正常反应,应将手部抬高以减轻肿胀,避免手臂下垂。关节活动会加重损伤,可用敷料简单固定,不必使用石膏托或夹板。适当加压包扎可防止皮下血肿的出现。
定期换药
一般情况下,伤口处理后第二天就要换药。这是因为伤口早期渗出较多,需要及时更换外敷料,同时检查切口下渗出液的性状及伤口周围红肿情况。如果一切正常,之后可每3天换药一次,直到拆线。对于未缝合的创面,需连续换药三天,之后根据创面情况,1-2天换药一次。
破伤风预防
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创面污染程度,如有无铁锈、泥土等污垢;二是创面是否为深而窄的腔道,如铁钉、鱼刺穿刺伤或铁片深部划伤,这类伤口容易感染破伤风。
抗生素使用
手部血供丰富,小的外伤如果处理及时,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对于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避免局部感染扩散。
肌腱损伤的判断
有些伤口看似较小,但内部可能很深,如玻璃碎片割伤等,容易切断肌腱且易被忽视。如果遇到出血量较多的伤口,应让患者尝试活动各个手指,如有指头无法正常伸展或弯曲,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导致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