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云南公司高管“双开”背后的治理挑战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高管“双开”背后的治理挑战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志锋被“双开”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官方通报,吴志锋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具体违纪违法事实包括: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反廉洁纪律,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等。
这一事件不仅终结了吴志锋的职业生涯,也为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乃至整个国企系统敲响了警钟。吴志锋的“双开”并非个案,近年来,国企高管因违纪违法被查处的案例屡见不鲜。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国企在新时代面临的治理挑战。
制度执行:有章不循的困境
从吴志锋的违纪违法事实来看,许多问题并非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而是有章不循、有禁不止。例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早已明确要求严控礼品礼金,但吴志锋仍违规收受;组织纪律要求如实报告个人事项,但他却选择隐瞒。这反映出在制度执行层面存在明显短板。
监督机制:内部监督的盲区
吴志锋的违纪违法行为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这暴露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盲区。作为公司高管,吴志锋本应是监督的重点对象,但显然,现有的监督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其违规行为。这说明在监督机制的设计和执行上,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
文化建设:廉洁意识的缺失
除了制度和监督层面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廉洁文化建设的缺失,也是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吴志锋的案例表明,部分国企高管在面对利益诱惑时,缺乏足够的抵抗力。这反映出在廉洁意识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仍需加大力度。
面对这些挑战,国企应如何改进治理体系?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全覆盖
制度建设是国企治理的基础。企业应定期审视现有制度体系,查漏补缺,确保覆盖所有关键业务环节和管理领域。同时,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
强化监督机制,实现多维度监督
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监督体系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群众监督等。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管理效率
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透明化、标准化,减少人为干预的可能性,从而降低腐败风险。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提升员工意识
廉洁文化建设是国企治理的软实力。企业应通过多种形式,如培训、案例警示、文化活动等,强化员工的廉洁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文化氛围。
吴志锋的“双开”事件,既是一次深刻的教训,也是推动国企治理升级的重要契机。对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而言,应以此为契机,全面审视并升级企业治理体系,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公信力。对于整个国企系统来说,这也是一次警示:在新时代,只有不断优化治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