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锡剧遇上交响乐:《英雄儿女》创新演绎获赞
传统锡剧遇上交响乐:《英雄儿女》创新演绎获赞
1月8日晚,江苏紫金大剧院内灯火辉煌,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大型红色经典锡剧《英雄儿女》再次登上舞台。该剧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以王成“向我开炮”的英勇事迹为核心,融合传统锡剧的独特韵味与现代题材的表现手法,诠释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部大型红色经典剧目,锡剧《英雄儿女》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上做出了大胆尝试。在音乐配置上,该剧在传统锡剧乐队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了整支交响乐队,使音乐层次更加丰富,增强了沉浸感。同时,舞美设计也颇具现代感,立体的三层转台多维度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战斗场面更具震撼力。
在剧情编排上,该剧对经典故事进行了创新性改编。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周东亮和锡剧名家季春艳分别饰演英雄王成和王芳,他们的表演细腻传神,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周东亮饰演的王成,不仅保留了传统锡剧的唱腔特色,还通过现代戏剧化的处理,将英雄的英勇无畏表现得更加立体。而季春艳饰演的王芳,则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地文艺女青年的坚韧精神。
周东亮饰演王成
季春艳饰演王芳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巧妙地将传统锡剧名篇《双推磨》融入剧情,成为贯穿全剧的亮点。这一创新不仅保留了锡剧的特色,还为现代观众提供了新的欣赏角度。正如一位观众所说:“《双推磨》的融入恰如其分,既保留了锡剧的特色,又有交响乐的恢弘。”
锡剧《英雄儿女》的成功,离不开主创团队的精心打磨。据周东亮介绍,该剧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多次听取专家和观众的意见,不断调整剧情和表演细节。从唱腔的抑扬顿挫到身段的刚柔并济,从眼神的坚定炽热到表情的细腻丰富,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无数次的推敲与打磨,只为了将英雄们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令人动容。
该剧自去年3月首演以来,已在全国巡演20余场,此次在南京的演出是历时近一年精心雕琢的升级版。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掌声雷动,许多人表示被深深震撼。一位年轻观众表示:“没想到传统锡剧能如此吸引人,演员们的表演太精彩了,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英雄的伟大。”
专家们也对锡剧《英雄儿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剧实现了吴侬软语的地方戏曲与现代叙事的完美结合,为传统戏曲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有专家指出:“锡剧《英雄儿女》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戏曲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创新之作。它让我们看到,传统戏曲在现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锡剧《英雄儿女》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创新,更在于其深刻的文化意义。该剧通过展现英雄精神,激发了当代人的家国情怀。正如周东亮所说:“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传承与创新戏曲艺术,新时代戏曲人义不容辞。展望未来,我们将不懈努力,精心打造更多既传承经典精髓又契合当代审美的戏曲佳作。让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熠熠生辉,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锡剧《英雄儿女》的创新实践,为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它证明了传统艺术形式完全可以在现代语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随着该剧的不断打磨和推广,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让这份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