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病毒转阴率!中国原创乙肝新药在国际会议发布最新成果
90%病毒转阴率!中国原创乙肝新药在国际会议发布最新成果
在刚刚结束的第75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上,中国首个原研口服抗乙肝病毒新药——艾米替诺福韦片(商品名:恒沐)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关注焦点。这一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在多项研究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国首个原研乙肝新药的突破
艾米替诺福韦片是由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于2021年6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作为首个中国原研的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它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标志着中国在乙肝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四项重磅研究揭示疗效与安全性
在本次AASLD年会上,翰森制药发布了关于艾米替诺福韦片的四项最新研究成果,涵盖了从随机临床试验到真实世界研究的多个方面。这些研究不仅验证了药物的疗效,还进一步探索了其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应用价值。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疗效与安全性双优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艾米替诺福韦片在治疗48周后,患者的乙肝病毒DNA转阴率高达90%以上,且未发现耐药病例。同时,药物对骨密度和肾功能的影响较小,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真实世界研究:疗效持续稳定
在一项纳入1000余例慢性乙肝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中,艾米替诺福韦片同样表现出色。治疗1年的数据显示,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高达95%,且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基线时病毒载量较高的患者,该药物同样能够有效控制病情。
特殊人群研究:适用范围更广
针对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HBV感染者,艾米替诺福韦片同样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不仅病毒载量显著下降,而且肝纤维化程度有所改善。这一发现拓宽了药物的适用人群范围,为更多乙肝患者带来了治疗选择。
长期安全性研究:长期用药更放心
一项为期3年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艾米替诺福韦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对患者的肾功能和骨密度影响较小,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这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乙肝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专家解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选择
吉林省第一医院肝病科主任牛俊奇教授表示,尽管目前尚无可以治愈乙肝的药物,但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艾米替诺福韦片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
与传统一线治疗药物相比,艾米替诺福韦片在保持良好抗病毒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肾毒性和骨密度降低的风险。这一优势使其成为慢性乙肝患者,尤其是需要长期用药患者的理想选择。
展望未来:持续创新助力乙肝防治
艾米替诺福韦片的成功研发和临床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国在乙肝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更为全球乙肝防治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相信这一药物将在未来为更多乙肝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