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兰:用科技为锡伯族刺绣插上翅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兰:用科技为锡伯族刺绣插上翅膀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art.163.com/keywords/6/4/624b5de5523a7ee3/1.html?spssid=eb8e0759ddf3916bb292d49118dfad45&spsw=43&spss=other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9C%E5%85%B0/20627616
3.
http://www.bt.chinanews.com.cn/tuwen/2024-04-26/doc-ihczupvw3716399.shtml
4.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6c0ef70fdbf04af990accf8b0aae0d8b!!wm_id=fe5c900b43124cc5a314e78653b36f36
5.
https://www.xjcbcr.gov.cn/xjcbcr/c114055/202406/c4513a5625a549d7a043d3791e33c0c9.shtml
6.
6762f3760000000013002da3
7.
675d931e000000000603fec5
8.
http://111.203.215.41/api/show.php?P=pzfna.html
9.
http://www.xj.chinanews.com.cn/dizhou/2025-01-03/detail-ihemkwws4596571.shtml
10.
http://m.chinaquhua.cn/culture/53/xibozucixiu.html
11.
http://xj.news.cn/zt/2024-04/08/c_1130104140.htm
12.
https://www.ihchina.cn/rejuvenation.html

2015年,一个名叫冬兰的锡伯族女性,做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决定:放弃海外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她怀揣着对民族文化的执着追求,以及改变乡村妇女命运的决心,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

冬兰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深知,要让锡伯族刺绣这门传统技艺焕发新生,必须找到一条既能保留其精髓,又能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创新之路。于是,她将目光投向了科技与传统工艺的结合。

在新疆兰派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电脑绣花机正忙碌地工作着。这些机器绣出的牡丹花图案,不仅融合了锡伯族刺绣的传统精髓,更展现出独特的现代韵味。冬兰带领团队开发了锡伯刺绣打版与制图软件,将古老技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通过电脑轻松选定纹样和尺寸,原本需要几天才能绣出的精美图案,如今在电脑绣花机的助力下仅需1个小时即可完成。以绣荷包为例,一个绣娘采用传统手工方式需两天时间,借助一台机器每日可产出至少300个荷包。这种创新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让传统刺绣得以批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冬兰并没有忘记手工刺绣的精湛技艺。她将手工刺绣精准定位在高端定制市场,确保这门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同时,她还带领团队深入挖掘非遗民族针法的精髓,研发出一套先进的电脑绣花机程序。该程序能将传统纹样转化为数字制版,结合大型电脑绣花机,实现高效且精准的批量生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锡伯族刺绣,冬兰与团队制作了一个完整的纹样数据库,目前已经整理挖掘了上万条纹样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存,更为未来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冬兰的努力不仅推动了锡伯族刺绣的发展,也为乡村妇女带来了新的希望。她通过非遗工坊在各村培训当地妇女,不仅教会了她们刺绣技艺,还让她们接触到了订单和商品的制作流程。如今,冬兰的公司已发展成为年产20万件产品的企业,带动数百名农村妇女增收。

“手工是延续传承,而科技则是追求创新。非遗的传承不在于是否使用电脑绣花机,而在于技艺的传递。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推动非遗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冬兰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坚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冬兰的事迹,展现了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魅力,也为乡村振兴和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事业中,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