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野火致16死13失踪,专家:气候变化与治理不力是主因
洛杉矶野火致16死13失踪,专家:气候变化与治理不力是主因
2025年1月,美国加州洛杉矶地区正遭受罕见野火侵袭。这场灾难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亡,13人失踪,超过1.2万栋建筑被毁,数十万居民被迫撤离。洛杉矶县警长罗伯特·卢纳表示,这场火灾是洛杉矶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一次,整个社区被夷为平地,只留下一片废墟。
这场灾难再次凸显了加州长期以来面临的环境治理难题。专家指出,过度开发、气候变化等因素加剧了火灾风险,亟需综合施策进行环境治理。
气候变化加剧野火风险
气候变化是导致加州野火频发的重要因素。根据美国独立机构“气候总站”负责科学事务的副总裁克里斯蒂娜·达尔的话报道,山火迅速蔓延一般关联气温偏高、干旱和大风等因素,“目前加州南部地区已具备上述所有条件”,其中“最明显的气候信号是气温”。2024年可能会被宣布为美国乃至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欧洲森林研究所火灾应对专家林登·普朗托也指出,1980年以来,加州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摄氏度,植被干燥的天数翻了一番,山火风险随之升高。
此外,加州特有的“圣安娜风”也加剧了火势蔓延。这种秋冬季节性强风温暖干燥且风速大,极易助长火势。据美国国家气象局预测,今后几天,季风“圣安娜风”的风力可能再度加强,给灭火工作带来更大挑战。
基础设施短板暴露
在此次野火救援中,洛杉矶市政府和消防部门出现内部矛盾。克劳利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抱怨,消防部门预算被削减1700万美元,目前消防水管、喷嘴和头盔,甚至是N95口罩都短缺,对消防局的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按英国爱丁堡大学火灾学教授罗里·哈登的话说,在这种风作用下,即使些许余烬,也能发展成燎原之势,令消防员不堪重负。
更令人担忧的是,多个消防栓出现缺水问题。据《洛杉矶时报》等媒体报道,消防员在扑救帕西菲克帕利塞兹的野火时,将水管插入当地的消防栓却发现没水。洛杉矶水电局首席执行官兼总工程师珍妮丝·基诺内斯表示,帕西菲克帕利塞兹的用水需求连续15小时达到正常水平的4倍,导致水压下降,市政供水系统并非为如此大规模火灾设计。类似缺水问题在加州多场山火救援中同样出现。
政策困境与治理挑战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认为,美国这场大火的背后,是天灾,更是人祸。“近几年由于气候变暖引发天气干燥,相应的山火在加州频发。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左摇右摆,导致联邦层面出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难以让人满意。地方政府层面同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地方政府显然没有把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当执政的重心。加州山火的悲剧性局面,是天灾人祸共同导致的结果。”
国际经验借鉴
加拿大2023年的野火季节对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来说是灾难性的,烟雾远至佛罗里达州,严重污染了渥太华、蒙特利尔和纽约等大城市的空气,往往达到极不健康的程度。2024年的情况可能更糟。据加拿大机构间火灾防火中心(CIFFC)称,尽管正值冬季,加拿大各地仍有149处活跃的野火在燃烧,其中不列颠哥伦比亚省92处,西部阿尔伯塔省56处,新不伦瑞克省1处。该机构已将其中两处火灾列为失控火灾。
加拿大林务局研究员马克-安德烈-帕里森(Marc-Andre Parisien)指出,积雪减少和植被干燥会增加森林,尤其是针叶林的易燃性。自1981年以来,积雪覆盖率每十年下降5%到10%。
未来展望与建议
面对日益严峻的野火威胁,加州需要从多个层面加强环境治理:
加强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更完善的气象和火情监测网络,提高预警能力。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增加消防资源投入,确保供水等基础设施在紧急情况下的可靠性。
推动环境政策改革:制定更有力的气候变化应对政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提高公众防火意识:加强防火教育,鼓励社区参与环境治理。
这场灾难再次敲响了环境治理的警钟。正如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所说,加州山火的悲剧性局面,是天灾人祸共同导致的结果。只有通过科学的环境治理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野火等自然灾害的挑战,构建更加安全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