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滘美食文化节:一场融合传统与创新的岭南饮食文化盛宴
道滘美食文化节:一场融合传统与创新的岭南饮食文化盛宴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5日,第十二届中国(道滘)美食文化节暨湾区非遗美食体验周在广东东莞道滘镇粤晖园盛大举行。这场以“食尚中国非凡湾区”为主题的美食文化盛会,凭借其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成功“火”出圈,成为全网瞩目的焦点,全网曝光量一举突破2亿。
美食荟萃,尽显岭南水乡风味
本届美食文化节规模空前,精心打造了11大甄选美食板块,近300个精装摊位展销了千余种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为市民和游客们呈现了一场舌尖上的狂欢。
作为岭南水乡传统美食名镇,道滘拥有裹蒸粽、肉丸、蟛蜞酱等特色美食。其中,道滘裹蒸粽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志平推出的茅台风味腊肠粽备受关注,酒香、肉香、米香的巧妙结合,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品尝。此外,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港式奶茶、珠海何叔公鸭扎包、西樵大饼、梅县客家娘酒、韶关宰相粉、马鲛丸(鱼丸)等湾区非遗美食也齐聚一堂,让游客一站式尽享各地特色。
创新演绎,非遗美食焕发新生
在粤晖园正门大型砖雕壁画“百蝠晖春”背面,“湾区非遗美食主题展”以国风画卷的方式徐徐展开,吸引许多游客驻足观赏。展览围绕技艺迭代、产品创新、市场推广、品牌建设、文旅体验、教育普及6个方面,对相关背景、路径、代表性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让更多人了解到湾区非遗美食如何在时代潮流中淬炼生存之本、发展之要。
“经典的老味道,总是能勾起大家记忆中的情感。”作为“广东四大名饼”之一,西樵大饼制作工艺有500多年历史。去年,西樵天园饼家的西樵大饼入选广东非遗手信名单。今年元旦当天,不少游客在展位前选购西樵大饼、鸡仔饼、核桃酥等心仪点心。展位负责人张小姐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以湾区非遗美食为主题的美食展会,也是一个宣传非遗文化、传统文化的平台,能感受不同地方的文化汇聚,是很新鲜的体验。”
文旅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
美食节绝非仅仅是食客尽情享受美食的盛宴,更是餐饮业人士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活动期间,直播带货大赛、道滘手打肉丸表演赛、道滘青少年才艺演出、十大人气商家评选等活动陆续开展。其中,道滘手打肉丸传承体验活动广受欢迎。在道滘手打肉丸美食传承人叶师傅的辅导下,参与者拿着实心铁棍不断捶打眼前的肉。据叶师傅介绍,正宗的道滘肉丸至少要捶打20分钟,每分钟需要敲打几百下,相当讲究手力和耐心。
除了美食展销和文化活动,主办方还策划了财神驾到、状元巡游、汉服快闪、打铁花、无人机及冷焰烟花表演、潮流音乐会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游客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节日的欢乐氛围。据统计,元旦期间,全镇消费突破6.3亿元,为全市促消费贡献了“道滘力量”。
“美食+”模式,赋能高质量发展
道滘美食文化节举办至今,早已成为一张闪亮的美食名片,其背后有源远流长的美食文化底蕴为基础,持续壮大的食品产业规模为支撑,创新探索的“美食+”发展模式为愿景。这些都能在本届美食文化节现场,从道滘本土食品餐饮企业的活跃身影中可见一斑。
“多款经典产品卖断货了,刚推出的新品如藤椒口味蛋卷等,也很受欢迎。”道滘本土企业佳佳美的工作人员直言美食节期间销量可观,顾客们大多冲着佳佳美的招牌而来。就在日前举办的2024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文化)博览会上,佳佳美还入围广东省商务厅发布的第一批“广东老字号”名单。
道滘拥有“中国特色食品名镇”“美食名镇”“食品专业镇”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持续加快食品饮料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推动东鹏、思朗、佳佳美等食品企业做大做强,还引进了一批优质新兴产业项目。目前全镇共有食品生产企业约66家,产品主要涉及米制品(粽子、米粉等)、饮料、烘焙类、肉制品等15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形成了以制造、包装、销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作为传统美食的道滘粽、道滘肉丸、道滘米粉、道滘礼饼等,也已逐步从小作坊走向了企业化、从小食品走向了产业化、从小土产走向了品牌化、从小门店走向了大市场。本届美食文化节特设的东莞米粉节专区中,颇受欢迎的“宜米丰”品牌便来自东莞市宜丰食品有限公司,其凭借着优良的口碑畅销了23年。“我们坚持传统口味的传承,坚持以打造健康食品,零添加食品为特色,主要使用大米、淀粉和水。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评价道,中国(道滘)美食文化节作为国字号金字招牌,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美食与文化交织的盛会,对推动非遗美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推广以及促进区域文化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道滘美食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岭南水乡的饮食文化魅力,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活动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道滘美食文化节必将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