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何首乌配“鸣天鼓”,中医治疗耳鸣有妙招
桑葚何首乌配“鸣天鼓”,中医治疗耳鸣有妙招
耳鸣是很多人都曾经历过的困扰,轻则影响睡眠质量,重则可能导致听力下降。中医认为,耳鸣多与肝肾功能失调有关,而桑葚和何首乌这两种常见的中药材,正是治疗耳鸣的良药。
桑葚:补肝肾的天然良药
桑葚,又名桑果,味甘酸,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桑葚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在中医临床上,桑葚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失眠、须发早白等症状。
桑葚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泡水喝。每天食用15粒左右,长期坚持,可以有效缓解耳鸣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桑葚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何首乌:滋补肝肾的养生佳品
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上,何首乌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头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症状。
何首乌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材搭配使用。例如,何首乌与枸杞搭配,可以增强滋补肝肾、明目养血的效果;与桑葚搭配,可以增强滋阴补血、润肠通便的效果。
“鸣天鼓”:简单易行的保健方法
除了使用中药材,中医还提倡通过一些简单的保健方法来缓解耳鸣。其中,“鸣天鼓”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用两手掌心紧贴耳孔,整个手搭在后脑勺上,拇指、无名指和小指固定于后脑勺。将食指放在中指上,然后往下扣打,产生一个弹击的力量,此时耳中有“咚咚”的响声,如击鼓声,反复操作20-30次。弹几次再压紧,然后突然放松,耳朵会有一种特别清爽的感觉。可振动耳膜,减缓耳蜗退化,可立即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长期坚持有醒脑、增强记忆,强化听力等保健作用。
“叩天钟”:日常养生的小秘诀
“叩天钟”是另一个简单易行的保健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早晚各36下,用上下两排牙齿撞击即可。这个方法不仅可以改善耳鸣,还能增强牙齿的坚固度,改善面部气色。
中医治疗耳鸣的科学依据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桑葚和何首乌都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减少自由基对听神经的损伤。此外,这些中药还能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耳鸣的效果。
“鸣天鼓”和“叩天钟”这两个保健方法,则可以通过刺激耳部神经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来缓解耳鸣。这些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没有副作用,非常适合长期坚持。
使用建议和注意事项
桑葚和何首乌虽然都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但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师或专业医疗人员,特别是孕妇、肝功能不全者以及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人群。
“鸣天鼓”和“叩天钟”这两个方法虽然简单,但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效果。建议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20-30分钟。
耳鸣患者除了使用中药和保健方法外,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减少噪音刺激,戒烟限酒。
如果耳鸣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桑葚和何首乌,加上“鸣天鼓”和“叩天钟”,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或许能成为你摆脱耳鸣困扰的良方。但请记住,任何治疗方法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