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并发症获突破,专家推荐新诊疗方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04: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并发症获突破,专家推荐新诊疗方案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弥漫性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HRS)、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白蛋白在治疗这些并发症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01

白蛋白在肝肾综合征治疗中的新突破

肝肾综合征是严重肝病患者常见的功能性肾衰竭,主要发生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中。其特点是肾脏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是以肾功能损伤、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明显异常为特征。肝肾综合征分为两种类型:I型HRS表现为肾功能急剧恶化,预后凶险,2周内死亡率可高达80%;II型HRS则进展缓慢,部分患者病程持续数月。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对肝肾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2015年,国际腹水俱乐部(IAC)根据急性肾损伤(AKI)的新标准,对HRS的诊断和分型标准进行了修改,将肝硬化或严重肝病合并的AKI分为HRS-AKI和非HRS-AKI(HRS-NAKI)。这一更新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和治疗肝肾综合征。

在治疗方面,白蛋白的应用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发现,白蛋白不仅能够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还能改善肾功能。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对于肝肾综合征患者,静脉补充白蛋白(1g/kg/day,最大剂量至100g/day)48小时后,肾功能有显著改善。此外,白蛋白还能与血管活性药物联合使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晓琳医师分享的一例65岁男性肝硬化患者治疗案例,进一步验证了白蛋白在HRS治疗中的价值。该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胆囊肠瘘等多种并发症,通过补充白蛋白等综合治疗措施,成功控制了病情。这一案例不仅展示了白蛋白的治疗效果,还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02

白蛋白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疗中的新进展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10%-30%,且与高病死率相关。近年来,白蛋白在SBP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重要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谢青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白蛋白结合能力(ABiC)在预测肝硬化急性失代偿(AD)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1年死亡率方面具有高准确性。ABiC能够评估白蛋白重要的药物结合位点——结合位点II的结合能力,是预测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在治疗方面,静脉输注白蛋白已被证实对SBP患者有益。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619名基线血清白蛋白<3.0 g/dL的AD住院患者,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研究发现,高剂量白蛋白输注组(>1.5 g/kg/周)的28天死亡率显著降低,且医院获得性感染、SBP、AKI和ACLF的发生率也有所减少。这一发现为进一步优化白蛋白在SBP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白蛋白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上述65岁男性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案例中,通过补充白蛋白等综合治疗措施,成功控制了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整体状况。这一案例不仅展示了白蛋白的治疗效果,还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03

总结与展望

白蛋白在肝硬化并发症治疗中的新突破,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在肝肾综合征治疗中,白蛋白不仅能够改善肾功能,还能与血管活性药物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疗中,白蛋白结合能力(ABiC)成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静脉输注白蛋白则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白蛋白在肝硬化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同时,如何更精准地评估白蛋白的功能状态,如何优化白蛋白的使用剂量和时机,将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这些突破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