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绿色发展,襄阳建筑业产值首破1400亿
智能建造+绿色发展,襄阳建筑业产值首破1400亿
2023年,襄阳市建筑业产值达到1433亿元,同比增长6.4%。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襄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陈建斌的积极推动。他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为建筑业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还推动了绿色建造和智能建造等转型升级措施的实施,为襄阳市的建筑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策引领,为建筑业发展保驾护航
陈建斌在襄阳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的座谈会上多次强调,要加大对建筑业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在2024年襄阳春季双放心房展会上,陈建斌表示,近年来,襄阳市围绕市场需求和购房者愿望,不断完善优化相关政策,为房企在襄阳建设高品质住宅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襄阳市还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有效解决了房企的资金难题,为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在湖北省层面,2021年,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抓手,以数字化、智能化为驱动”的智能建造发展路径。2023年,湖北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建筑业企业稳发展促转型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健全建筑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创新驱动,智能建造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
在政策支持下,襄阳市建筑业积极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大力推进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推动智能建造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发。襄阳市积极响应,推动智能建造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在智能建造装备方面,襄阳市建筑业企业研发了多种智能机器人和工程装备,如钢筋折弯机器人、混凝土自动振捣与传输机器人等。这些智能装备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改善了施工环境,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智能建造平台建设方面,湖北省统一搭建BIM云平台,依托“楚天云”部署BIM云数据中心和模型交付、模型质检与模型治理三大支撑系统。襄阳市建筑业企业积极参与平台建设应用,通过BIM云平台的数据共享,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行政审查与监管,为行业企业提供全专业全周期BIM应用服务。
绿色建造,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产业
在推动智能建造的同时,襄阳市还积极践行绿色建造理念。襄阳智慧绿色船舶制造产业链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位于汉江流域最大港口襄阳小河港,总投资13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具备年产100艘各类型现代智慧绿色船舶的能力。项目按照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标准建设,采用激光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器人焊接等新设备、新工艺,致力于打造汉江流域拥有先进技术的现代化、智能化绿色船舶制造装备及配套检测维修基地。
该项目不仅填补了襄阳市船舶制造能力的空白,还为建筑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项目建成后,将为汉江流域的航运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建筑业发展蓝图更加广阔
随着智能建造和绿色建造的深入推进,襄阳市建筑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陈建斌表示,下一步,襄阳市将继续加大对建筑业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建筑业向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建筑业产业链,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提升建筑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襄阳市建筑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陈建斌局长的积极推动,为建筑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襄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