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教你书法养生:从洗笔到赏心的四阶段实践
颜真卿教你书法养生:从洗笔到赏心的四阶段实践
颜真卿,这位唐代书法巨匠,不仅以其独特的“颜体”影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更以其书法养生之道,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不仅在书法艺术上达到了巅峰,更在养生保健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书法养生的科学依据
书法养生,这一古老而独特的保健方式,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唐代和尚皎然曾作诗:“浊酒不饮嫌昏沉,欲玩草书开我襟。”宋代诗人陆游也说:“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毛主席更是明确指出:“学习书法能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练习书法确实对人体有多重益处。它不仅是一种脑力活动,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同时还是轻体力劳动,需要全身的协调配合。写字时,身体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执笔则要求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肘起。这种全身性的活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更重要的是,书法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中医学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七情太过可使脏气失调,而书法则能调节心态,使情绪稳定。狂喜之时,习书能凝神静气;暴怒之时,能抑郁肝火;忧悲之时,能散胸中之郁;过思之时,能转移情绪;惊恐之时,能神态安稳。可以说,书法是防治心身疾病的非药物疗法。
颜真卿的书法养生方法
颜真卿的书法养生之道,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洗笔调墨四体松
这是书法养生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洗笔、调墨等预备动作,达到四体放松,疏通全身气血经络。颜真卿在创作前,总是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使身心都处于最佳状态。
预想字形神思凝
这是书法养生的第二阶段。王羲之曾说:“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颜真卿深谙此道,他在下笔前,总是先在心中构思字形,使意识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进入形象思维,达到心旷神怡的境界。
神气贯注全息动
这是书法养生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实质性的阶段。颜真卿在创作时,将神、气贯注于书法运动的全过程,做到神领笔毫、气运于手,带动全身心的活动。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使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赏心悦目乐无穷
这是书法养生的第四阶段。完成作品后,欣赏自己的创作,可以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心境也随之得到超然与净化。颜真卿的许多作品,如《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都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既是他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他养生实践的成果。
颜真卿的代表作品与养生
颜真卿的代表作品,如《祭侄文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也凝结了他的养生智慧。
《祭侄文稿》是他在极度悲愤的心情下写成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忠义之气,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这件作品展现了书法在调节情绪、舒缓心理压力方面的独特作用。
《多宝塔碑》和《颜勤礼碑》则是他为纪念祖先而创作的,字体端庄大气,充满了对祖先的敬仰之情。这两件作品体现了书法在培养专注力、提升精神境界方面的价值。
颜真卿的书法养生之道,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反映在他的长寿上。他活到了76岁,在唐代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的时代,这无疑是一个奇迹。他的书法养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健康问题。颜真卿的书法养生之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保健方式。通过练习书法,我们不仅可以提升艺术修养,还能调节身心,达到养生的目的。正如吴玉如先生所说:“书法可以养生,今人知之者少矣。”让我们重新认识书法的养生价值,跟随颜真卿的脚步,感受书法带来的身心愉悦和健康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