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拒绝合作到建厂投资:罗罗公司在中国的转变
从拒绝合作到建厂投资:罗罗公司在中国的转变
罗罗公司(Rolls-Royce)作为全球三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其发展历程充满了起伏。从最初的汽车制造商到航空发动机巨头,再到因财务危机而寻求与中国合作,罗罗公司的故事反映了全球科技和商业环境的变迁。
从辉煌到低谷
罗罗公司全称叫罗尔斯·罗伊斯,罗罗公司在成立的时候是汽车发家的,从汽车的设计、生产到销售以及发动机的制造完全是一条龙服务。
1904年罗罗公司由亨利·罗伊斯和查尔斯·罗尔斯在英国创立,亨利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工程师。在他的手下产生了银魂这款车,也就是现在的劳斯莱斯幻影的前身,那个时候罗罗公司的发动机就是自己生产的。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2016-02-22揭秘航空发动机巨头 罗罗or劳斯莱斯?
后来一战爆发英国皇家空军需要大量的航空战斗发动机,于是罗罗公司就开始研究更厉害的发动机。罗罗公司最赚钱的也是最具有技术含量的,是他们的航空发动机,甚至在全球三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中,罗罗公司稳坐第二的位置。
在一战结束罗罗公司的研发水平已经很成熟了,那时候正好是经济萧条时,罗罗公司就顺势收购了宾利。那个时候宾利和劳斯莱斯一直都是很强劲的对手,收购宾利后罗罗公司一手掌握两个高端品牌汽车。
它在国际上的声势也越来越大,到二战开始后罗罗公司持续研究发动机供军方使用,这个时候生地产航空领域发动机已经成为了罗罗公司的业务。1971年罗罗公司看来是研发一种更高端有效的航空发动机,但这次的研发并不顺利,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损失还让公司陷入恶劣了经济危机。
罗罗公司第一次面临破产的状况,英国当然不能看着一个老牌企业就此没落,他们将汽车和航空发动机两个领域彻底分开。后来劳斯莱斯都被收购,罗罗公司则保留了航空发动机,但在2017年美国以安全为理由对罗罗公司进行了搜查。
很多航空公司害怕美国的影响力,于是断绝了和罗罗公司的合作,到了后来2020年疫情的到来给世界经济都带来了绝大的浩劫。各个国家地区都在限制客流量,全国的航空公司都大规模的停飞,发动机的销量也非常的堪忧。
罗罗公司制造的发动机每年光是维修费就是一大笔费用,罗罗公司很快就支撑不下去了。光是2020年的上半年罗罗公司就亏损了50多亿英镑,资金链短缺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非常致命的,罗罗公司的股票也开始狂跌。
拒绝和中国合作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市场需求量也非常大。所以大多数的国家都争先恐后的想要和中国合作,不过罗罗公司倒是个例外,哪怕是到裁员亏欠的地步,他们仍然不和中国合作。
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也有过一段时间停滞,当年研究C919项目的时候迟迟取得不了技术性的突破。于是就想着和全球其他从事行航天领域的企业合作,中方在国际上表明了想要合作的意愿。很多国家都纷纷表态想要就合作,其中也有罗罗公司,中方自然是明白罗罗公司目前的处境和实力。
所以就想着尽可能的帮扶一把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中国在航天发动机的道路上走的异常艰难。但是如果能的到罗罗公司的帮助,我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一定会迎来新的高度,而我国也会给予罗罗公司相应的经济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在这样的前提下双方在2021年开始进行协商,罗罗公司做出保证会将自己的发动机低价卖给我国。并且为当时正在研究的C919量身打造提供动力方案,但这样的合作方式只能解决中国的一时之难。
发动机在哪个公司都可以买到,如果未来C919的发动机选择罗罗公司,我国还要向他们支付高昂的租赁费用。罗罗公司完全不为中方未来的发展考虑,这样的话不仅不能帮助我们自主研发的进程,还亏损了一大笔钱。
中方自然是不会同意这样的合作方法,所以我们也很明确的告诉了我方想要的效果及想法。中方提出有罗罗公司投资在中国建厂,相关发动机的制造和生产要在我国本土进行。另外罗罗公司需要将发动机的一系列技术出售给中国,其中包括设计图纸和相关材料的配备。
让罗罗公司为难的就是另外这一点,这样的方式绝对是不行的,所以双方都有不能让步的利益,这场合作自然而然的就谈谈不称了。虽然谈判不成,双方的关系还是非常友好的,但没想到罗罗公司直接在国际上说,不管自己到怎么样的地步都不会向中国屈服。
在这件事情上我国不是绝对的损失方,放弃也并没有什么影响,但但是罗罗公司不一样他们现在的情况非常紧迫。在国际上能找出第二个像中国一样大手笔的国家很难,美国和法国在发动机领域上早已经实现了自主研发。
而俄罗斯和英国积怨已深想要合作也很难,所以他们放弃和中国合作,就相当于当起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过合作本来就是要为自己争取利益,买卖不成仁义在,罗罗公司却在国际上说这样引人误解的话。为了度过危机罗罗公司裁掉了大量的员工,关闭了大量的工厂,最后虽然亏损了400亿但至少公司是保住了。
2022年11月罗罗公司大中华区的总裁,参加了第十四届航展,他表示罗罗公司经历了涅槃重生并且在发动机的领域上获得了一系列的进步。最重要的是他表示将来罗罗公司会在中国投资助力民航的发展,这样的消息让很多人感到震惊。毕竟当初冒着破产的风险都不愿意和中国合作,现在却又说要在中国建厂。
在中国建厂
中国有着非常大的消费市场,在疫情期间全球航空业收到了严重的打击,但是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市场恢复的非常快。罗罗公司自然也是看到了中国市场强大的韧性,罗罗公司又对中国市场有了新的计划。
在前段时间罗罗公司的CEO表示,希望能在中国建立发动机生产线,愿意将整条生产线都搬到中国来。另外他还说愿意和人中国企业在系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合作,不得不说罗罗公司的算盘打的非常好。
信息来源:华夏时报2024-05-31罗罗开启十亿英镑产品升级计划,在华新建维修厂2026年投运
罗罗公司希望通过和中国企业的深度合作,迅速在占据有利的地位,同时通过合作还能降低生产成本。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如果罗罗公司在中国建厂生产,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
罗罗公司不仅愿意为中国航空公司提供更加便捷、高校的维修服务,还承诺提供技术支持。还承诺将先进的发动机唯一修技术引进中国,帮助中国提高航空维修技术,在罗罗公司做出让步的背后是中国市场巨大的诱惑。同时还有中国正在进行的CR929项目,如果罗罗公司能拿下这个项目,这对他们来说绝对只有益没有坏处。
不过虽然罗罗公司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中方和他合作仍然有着一定的好处,如今中国的航空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罗罗公司作为国际上的老牌企业,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双方能够合作有助于我们加快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升级。
罗罗公司在中国建厂也能带动就业,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二罗罗公司也能减轻财务压力。从而加深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从最初的不懈到现在的寻求合作,是中国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争取到的结果。
结语
在全球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即使是行业巨头的罗罗公司,也仍然面对着很多的挑战。同时也提醒着我们要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稳住地位,自主研发是科技创新的唯一出路。只有自己真正掌握住技术才能真正的成功,所以在欣喜之余也要保持清醒,在开放谋求共赢。
信息来源
华夏时报2024-05-31罗罗开启十亿英镑产品升级计划,在华新建维修厂2026年投运
中国经济网2016-02-22揭秘航空发动机巨头 罗罗or劳斯莱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