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两大产业引擎:生物医药与电子信息的创新之路
石家庄两大产业引擎:生物医药与电子信息的创新之路
近年来,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成为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两大产业营收分别达到1078.6亿元和1174亿元,预计2024年底将分别突破1200亿元和1300亿元。
国际生物医药园:创新引领,集群发展
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位于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河北省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园区以创新为驱动,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企业,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人才引进与创新政策
为吸引高端人才,石家庄经开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全职引进或新当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顶尖人才,给予每人5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和100万元安家费补助。对柔性引进的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高精尖人才,每月给予7500元工作津贴。此外,还提供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等全方位支持。
企业集聚与技术创新
园区已吸引多家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包括石药集团、华北制药等龙头企业。这些企业聚焦创新药物研发、生物技术应用等领域,不断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例如,石药集团在抗肿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多个创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创新活力迸发
以鹿泉区为核心,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集聚发展态势,辐射带动高新区、正定县等区域协同发展。产业体系涵盖半导体、现代通信、汽车电子和信息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产业链布局与技术创新
河北普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园区内代表性企业之一,专注于硅外延片和碳化硅外延片的研发生产。其自主研发的生产设备已达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此外,中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中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在鹿泉区布局,推动了卫星互联网、MEMS传感器等前沿技术的发展。
政策支持与校企合作
石家庄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设立主导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发展成效
在政策支持和企业创新的双重驱动下,石家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3年,产业营业收入达1174亿元,同比增长11.3%;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已达662.8亿元,同比增长9.3%。河北神玥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2012年落户至今,营收从2000万元增长到3亿元,员工从100多人增至1500多人,成为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
展望未来:创新驱动,持续领跑
为保持产业领先地位,石家庄市持续加大创新投入。2025年1月,市科技局等部门联合发布7项新一代电子信息创新应用场景,涵盖新能源汽车传感器、卫星互联网地面终端等多个前沿领域。这些应用场景不仅展现了企业的科研实力,更为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更多大项目和好项目的落地,石家庄市将继续巩固其在生物医药和新一代电子信息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