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患者锻炼指南:这10个错误习惯要不得
高血糖患者锻炼指南:这10个错误习惯要不得
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血糖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而锻炼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并非所有的锻炼都适合高血糖患者,以下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高血糖与锻炼之间的关系,以及高血糖患者应改掉的锻炼习惯。
高血糖与锻炼的关系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锻炼时,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此外,锻炼还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异常等,对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健康有益。
高血糖患者需要改掉的锻炼习惯
长时间剧烈运动: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因为剧烈运动时身体会释放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高血糖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不规律的运动习惯:不规律的运动会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建议高血糖患者制定规律的运动计划,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空腹运动:空腹运动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尤其是对于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建议在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
忽视运动前后的血糖监测:运动前后的血糖监测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从而调整运动强度和用药剂量。
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同的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避免高强度的运动;有关节问题的患者可以选择游泳等对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
运动时忽视补充水分:运动时身体会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脱水,进而影响血糖水平。因此,运动时应适量补充水分。
运动后立即停止:运动后应逐渐降低运动强度,避免突然停止。突然停止可能会导致低血糖。
忽视运动时的天气条件:极端天气(如高温或低温)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应选择室内运动或调整运动计划。
运动时穿着不合适的鞋子:不合适的鞋子可能会导致足部损伤,尤其是对于已经有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鞋非常重要。
运动时忽视身体的信号: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常见的不适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
通过改掉上述不良锻炼习惯,高血糖患者可以更安全有效地通过运动控制血糖,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