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证实:艾灸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遗症
临床研究证实:艾灸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遗症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据王陇德院士团队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脑卒中患病率为2.6%,每年新发病例约280万,其中约70%的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这些后遗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众多康复治疗方法中,艾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近年来在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艾灸是利用艾草制成的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对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艾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等作用。艾草中的挥发油、黄酮类等化学成分,还具有抗炎、抗菌、止痛等药理作用,可以直接作用于穴位和经络,对身体产生调节作用。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艾灸疗法在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方面的显著效果。徐玉梅等研究者选取患者患侧上下肢穴位,如曲池、血海、照海穴进行雀啄灸治疗,每次每个穴位灸3~5分钟,以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月,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痉挛性偏瘫肢体在艾灸的作用下有所改善。陈淑娟使用循经往返灸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她将76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都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循经往返灸治疗。取穴包括手三阳经和三阴经、足三阳经和三阴经,点燃灸条距离皮肤3厘米匀速施灸,治疗频率为:每日1次,每次持续0.5小时,连续治疗4周。结果显示,循经往返灸组患者的上下肢得分均较对照组高,使用循经往返灸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更好,以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艾灸疗法不仅在改善肢体功能方面效果显著,还能调节患者的整体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艾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经络的畅通和协调,改善气血不畅、经络阻塞等问题。这种调节作用在现代医学中也被广泛认可,被视为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此外,艾灸疗法具有无创、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舒适感较高,易于长期坚持。
尽管艾灸疗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在使用时仍需谨慎。体虚、血虚、阳虚等体质的人在接受艾灸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此外,艾灸操作时也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避免烫伤和过度刺激。因此,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艾灸治疗,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艾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在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它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还能调节整体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医学对艾灸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这一古老的疗法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