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市场波动,股价受压几何?
可转债市场波动,股价受压几何?
2024年,可转债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波动。中证转债指数年内跌幅显著,上百只可转债价格跌至百元以下,市场信用风险明显上升。这种剧烈波动不仅考验着投资者的神经,也对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了显著影响。
市场波动现状
数据显示,2024年可转债市场经历了多起违约事件。中诚信国际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姚姝冰表示,2024年可转债共发生4起违约事件,涉及2家首次违约的发行人。同时,可转债负面评级行动次数大幅增加,全年评级下调60次,同比增加近70%,在总下调次数中占比近2/3。
这种信用风险的上升,直接导致投资者对可转债市场的信心受挫。中证转债指数年内跌幅显著,尽管在年末有所反弹,但整体表现仍弱于权益市场。截至11月19日,中证转债指数收于402.83点,较年初下跌近10%。市场成交量也明显萎缩,日均成交额从2023年的千亿元级别降至2024年的数百亿元。
影响机制分析
可转债市场波动对股价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传导:
信用风险传导:可转债违约或评级下调,会引发市场对发行公司信用状况的担忧,进而影响其股价表现。例如,2024年三季度有上百只可转债市价跌破面值,这种罕见现象引发了投资者对相关公司经营状况的普遍担忧。
市场预期变化:可转债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工具,其市场表现往往被视为公司经营状况的晴雨表。当可转债价格持续下跌时,投资者可能会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产生怀疑,从而抛售其股票。
投资者情绪影响:可转债市场的剧烈波动,容易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这种情绪会迅速在股票市场中蔓延,导致相关公司股价出现非理性下跌。
案例分析:雪榕生物
2024年6月,雪榕生物成为可转债市场波动影响股价的典型案例。6月11日晚间,公司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被留置。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在6月12日开盘跌停,随后虽打开跌停板,但收盘仍下跌8.1%。与此同时,公司可转债当日收跌11.29%。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可转债市场的压力,不少公司选择不下修转股价。据统计,2024年触及下修条款的公司中,有近八成选择不下修。例如,通威股份在5月29日表示,考虑到“通22转债”距离到期尚远,以及公司行业前景、竞争优势和资本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公司坚定看好其长期发展潜力与内在价值,因此不调整转股价格。
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展望2025年,多位专家对可转债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畅表示,2025年,在经济恢复预期下资本市场有望提振,可转债估值修复仍有空间,可转债风险亦总体可控。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评估可转债对股价的影响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信用风险:密切关注可转债的评级变化和发行人的财务状况,避免投资信用风险较高的个券。
市场预期:分析可转债市场的整体走势,以及其对相关公司股价的预期影响。
公司基本面:关注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行业前景,选择那些基本面稳健、发展前景良好的公司。
转股溢价率:关注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选择那些转股溢价率较低、转股可能性较大的个券。
总之,2024年可转债市场的剧烈波动,不仅考验着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对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产生了显著影响。展望未来,随着经济恢复和政策支持,可转债市场的信用风险有望缓解,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谨慎评估可转债对股价的影响,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