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儿院专家提醒:这些习惯最伤孩子眼睛
浙大儿院专家提醒:这些习惯最伤孩子眼睛
“孩子频繁眨眼、揉眼,是不是得了干眼症?”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眼科门诊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咨询这一问题。随着电子产品使用低龄化趋势加剧,儿童干眼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态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儿童眼健康问题。
儿童干眼症发病率攀升,专家提醒需警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表示,近年来,儿童干眼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门诊中干眼症患儿数量显著增加。据统计,全球变应性结膜炎的患病率在6%-30%之间,而春季角结膜炎(VKC)在亚洲地区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中国,西北地区的VKC患病率更是高达0.01%-1.42%。
儿童干眼症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红肿、畏光、流泪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视力。专家指出,干眼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角膜损伤,甚至影响视力发育。
电子产品成首要诱因,空调环境亦不可忽视
儿童干眼症的发病原因多样,其中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是最主要的诱因。浙大儿院眼科专家表示,儿童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次数减少,导致泪液蒸发过快,容易引发干眼症。此外,空调环境也是重要诱因。空调会降低室内湿度,增加空气流速,使眼睛更容易干涩。其他因素还包括不良的用眼习惯、缺乏户外活动等。
预防干眼症,这些习惯要养成
浙大儿院眼科专家建议,预防儿童干眼症需要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
限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控制在1-2小时以内,每使用20分钟就休息5-10分钟,远眺或闭眼休息。
增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节。
保持室内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避免过度干燥。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Omega-3的食物,如胡萝卜、深海鱼等,有助于保护眼睛。
正确用眼: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避免在强光或昏暗的环境中用眼。
及时治疗是关键
如果发现孩子有干眼症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浙大儿院眼科专家建议,轻度干眼症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使用人工泪液来缓解。对于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炎药物或进行物理治疗。定期的眼部检查也非常重要,可以及早发现并治疗干眼症,避免病情加重。
儿童眼健康关乎其一生的发展,家长应提高对干眼症的认识,从日常生活中预防,一旦发现及时就医,共同守护孩子明亮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