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丑的海参斑却是餐馆难得一遇的深海食材
奇丑的海参斑却是餐馆难得一遇的深海食材
海参斑是一种长相奇特的深海鱼类,虽然外观不讨喜,但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不可多得的高端食材。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海参斑的特征、营养价值以及多种烹饪方法。
从丑陋到珍贵:海参斑的逆袭
海参斑(学名:浪浦斯鱼)属于圆鳍鱼科,主要生活在北极和北大西洋200米以下的冷水区域。这种鱼外观独特,身体短粗,皮糙肉厚,还有点驼背,对它不了解的人实在很难喜欢得起来。
最早的时候只有欧洲西北角的斯堪迪纳维亚半岛原住民会食用它们,但一直不被其它地区居民认同,捕捞的海参斑大部分都做成了猫粮狗粮罐头。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后,由于鱼子酱的在全球的兴起,鲟鱼资源日渐枯竭,人们发现,海参斑的鱼籽是鲟鱼子酱最好的替代品,所以捕捞海参斑日渐盛行,慢慢地人们才发现,海参斑不止鱼籽好吃,它的肉质鲜嫩、口感爽滑,且富有很高的营养。
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非凡品质
海参斑的美味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它们栖息在200米深处的冷水区域,这里的自然环境保持原生态,水质纯净无污染。海参斑的鱼肉色雪白、甘香肥美、口感滑嫩、鱼骨软含钙量高,鱼皮软硬适中,宛若海参。一条海参斑的成长期大概为6年,且都是纯天然野生,是稀有的深海冷水鱼种,我国目前进口的海参斑基本都是来自冰岛和丹麦。
“三最”特点彰显营养价值
海参斑具有“三最”特点:
鱼皮最厚:海参斑的鱼皮重量占身体的三分之一,富含胶原蛋白,是最佳的天然护肤品,非常适合烹饪成美味的食补佳品。
鱼油含量最高:海参斑的鱼油含量最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OMEGA-3”,可以降低胆固醇,有助于防止癌症、溃疡性结肠炎及关节炎,被誉为“血管的清道夫”。
含钙最高:海参斑的全身只有一根通体大软骨,软骨含钙最高,没有其它细小尖利的鱼刺,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多种烹饪方法展现独特风味
海参斑目前是我国进口优质海产品中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它的口感和海参非常相似,鱼肉虽然比较松散,但由于本身含油量高,所以鱼肉不发面,非常润口滑嫩,适于清蒸、红焖、煮汤、香煎等多种烹饪方法,无论哪一种都非常美味。
海参斑可以改刀成鱼皮、净鱼肉、带皮带肉三部分,分别按照客人选择的烹调方式进行制作。鱼皮和纯鱼肉可以制作“温拌海参斑鱼皮”和“过桥海参斑鱼肉”,带皮鱼肉则可以做成“古法蒸海参斑”或“剁椒蒸海参斑”,一鱼多吃,满足各种口感。
古法蒸海参斑
加工方法:
- 先去鳞:将海参斑放入冷水中浸泡3-5分钟将鱼身表面的冰衣融掉,但是鱼身还保持较硬状态。
- 用开水浇到去掉冰衣的鱼身两面各三余次将浇过开水的海参斑放入冷水中约5分钟后即可用钢丝球刮擦鱼鳞,约3分钟可将鱼鳞去掉。如有个别大的鱼鳞没有去掉,用小刀轻轻切去即可。
制作方法:
- 海参斑沿脊骨一分为二。
- 去净鳃和内脏。
- 带脊骨的一半从背面斜刀切成大片。
- 不带鱼骨的一半将鱼皮片下。
- 鱼皮改刀成小片,鱼肉改刀成片。改好刀后成鱼皮、净鱼肉、带皮带肉三部分,分别按照自己选择的烹调方式进行制作。
温拌海参斑皮
制作方法:
将改好刀的鱼皮入沸水焯烫1分钟至紧致后捞起控净水,与飞好水的青红椒片、洋葱片各50克一起入盛器,加陈醋15克、花椒油10克、香油10克、巧勺凉拌鲜酱油15克调匀,装盘即可。
剁椒蒸海参斑
制作方法:
改好刀的带皮鱼肉入底部垫有豆腐块的盘中,表面撒上自制剁椒酱40克,上笼旺火蒸8分钟后取出,带火上桌即可。
自制剁椒酱:
锅入豆油50克烧热,下葱末50克、姜末50克、蒜末100克炒香,加入成品剁椒酱1千克中火翻炒均匀,调入盐10克、味精5克、生抽10克炒匀即可。
过桥海参斑鱼肉
制作方法:
改刀的净鱼肉入盛器加葱丝10克、姜丝10克、盐2克腌制5分钟,取出洗净腌料,入沸水焯烫3分钟至熟后捞起控净水,入垫有飞过水的木耳、娃娃菜和胡萝卜的炖盅内,倒入烧开的高汤200克(加盐1克、鸡粉2克调味),上桌即可。
清蒸海参斑
制作方法:
将改好刀的带皮鱼肉放入盘中,上笼旺火足汽蒸5分钟后取出,撒葱丝、青红椒丝,浇上自制豉油汁70克,淋七成热色拉油即可。
自制豉油汁:
净锅入清水250克烧开,下入芹菜段、胡萝卜块、洋葱块各15克大火煮开,小火煮15分钟下入香菜段继续煮5分钟后将蔬香料打捞干净,汤中下入蒸鱼豉油15克、生抽15克、味极鲜酱油10克、老抽5克烧开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