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疾控教你正确打喷嚏:这些细节关乎你我健康
上海疾控教你正确打喷嚏:这些细节关乎你我健康
随着冬季的到来,上海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近期,上海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本市流感病毒活动强度明显增强,已进入高发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正确的打喷嚏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上海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在公共场所打喷嚏时要注意正确的咳嗽礼仪,这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有效降低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打喷嚏的正确方式
当感到即将打喷嚏时,应立即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遮住口鼻。使用纸巾时,要确保完全覆盖口鼻,避免飞沫四散。使用后,应及时将纸巾丢弃到封闭的垃圾桶内,并立即洗手。如果使用手肘遮挡,应避免用手接触面部,尤其是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在没有纸巾或无法及时遮挡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开人群,面向地面或墙壁打喷嚏,减少飞沫的扩散。同时,要立即进行手部清洁,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公共场所个人卫生防护要点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选择合适的口罩并正确佩戴至关重要。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能有效阻挡飞沫和气溶胶的传播。佩戴时,要确保口罩覆盖口鼻和下巴,鼻梁条要贴合面部,避免触摸口罩外表面。
咳嗽或打喷嚏时,即使佩戴了口罩,也应使用纸巾或手肘遮挡,以增加防护效果。使用后的纸巾应立即丢弃,并进行手部清洁。如果没有纸巾,咳嗽或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在公共场所,要尽量减少接触公共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触摸后,应及时进行手部清洁。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他人,特别是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及时就医。
为什么需要正确打喷嚏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当感染者打喷嚏时,会释放大量含有病原体的飞沫,这些飞沫可以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或者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就可能被感染。
研究显示,一个喷嚏可以产生多达4万个飞沫,这些飞沫可以以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传播,最远可达8米。因此,正确的打喷嚏方式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关键措施。它不仅能减少病原体的扩散,还能保护周围的人免受感染。
上海疾控中心提醒,正确的咳嗽礼仪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当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并实践这些简单的防护措施,为自己和他人筑起一道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