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发布警告:饮酒与7种癌症相关,适量饮用也非安全选择
世卫组织发布警告:饮酒与7种癌症相关,适量饮用也非安全选择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最新研究显示,当前欧洲区域内死亡案例中有8.8%是由酒精造成的,相当于每十一例中就有一例。酒精被证实与200多种疾病有关,尤其包括至少7种癌症,例如乳腺癌和结肠癌。然而,尽管酒精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欧洲公众对其与癌症之间的关联知之甚少。
适量饮酒与养生:科学证据怎么说?
上世纪90年代初,著名的《柳叶刀》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葡萄酒、酒精、血小板和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法国悖论》的论文。论文的结论是:法国人每天喝的葡萄酒为法国人提供了保护。至于机理方面,则认为是葡萄酒可以增加血液高密度胆固醇(HDL)浓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血小板的凝集,从而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
但在2015年,瑞典哥德堡大学开展的研究的结论是:适量饮酒对于降低冠心病风险的保护作用,仅见于具有特定基因类型的幸运儿,这种幸运者仅占总人口的15%。
关于饮酒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有许多研究,其中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在适量饮酒的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比完全不饮酒或者大量饮酒的人要低一些”。这也成为了“推荐”适量饮酒的依据。
甚至,2015年美国版膳食指南的专家报告中,推荐的健康食谱简要总结为“多吃蔬菜、水果、全谷、低脂或无脂奶制品、水产品、豆类和坚果;成人适量饮酒;少吃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少吃加糖食品饮料和精粮”。其中的“适量饮酒”被许多人理解为,“为了健康,应该去适量饮酒”。这似乎为“适量饮酒真的有益健康”增添了新证据。
但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任何食物对健康的影响都不是单一的。就饮酒而言,即使是“适量”,也还是可能带来其他方面的不利影响。根据这份报告的观点,酒精是食谱中的一个很特别的成分,适量饮酒可以成为健康食谱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也要注意两点:第一,如果要喝酒,应该“适量”并且“成年”;第二,不推荐任何人为了可能存在的健康益处去开始喝酒,或者喝超过适量的酒。
那么“适量饮酒”的“适量”是指多少呢?指南中明确指出:平均每天的饮酒量,女性不超过1个饮酒单位、男性不超过2个饮酒单位,而且在一天之内,女性不超过3个饮酒单位、男性不超过4个饮酒单位。所谓的“1个饮酒单位”,是指含有0.6盎司(约18毫升)酒精的酒。对应于通常的酒,1个饮酒单位大致相当于355毫升啤酒,或者150毫升葡萄酒,或者45毫升40度白酒(如果是60度白酒,则只有30毫升)。
近年,又有很多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即使是“适度”饮酒,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不饮酒才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2017年,《英国医学期刊》(BMJ)的研究显示,相较于不喝酒的人,数十年来每周喝14到21杯酒的男女,脑部主管记忆与容忍力的海马回萎缩机率高出2至3倍。这些人在特定口语测验中也表现较差,不过其他语言功能似乎未受影响。一杯酒的定义是含10毫升纯酒精,相当于一大杯葡萄酒、一品脱酒精含量5%的啤酒,或一小杯威士忌、伏特加等烈酒。
2018年《柳叶刀》发布了一项关于饮酒与疾病的研究,该研究分析了1990年~2016年间,来自195个国家、地区的694个关于个人和群体饮酒的数据源,以及592个关于摄入酒精风险的研究。结果显示:最安全的饮酒量为零,也就是说,不饮酒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2019年《柳叶刀》发表了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与牛津大学的一项合作研究,该研究显示:与不饮酒的人相比,每周摄入280g酒精会使血压收缩压增加5mmHg(毫米汞柱),使中风的风险增加约30%;对于中国男性而言,有8%的缺血性中风和16%的出血性中风由饮酒诱发;少量饮酒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保护作用。
总而言之,以目前的研究结论来说,任何水平饮酒都存在着健康风险;适度饮酒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并不具明确因果关系;随着摄入酒精量的增加,血压及脑卒中风险也会不断增加。专家建议,平时能不喝酒最好就不喝。
饮酒与癌症风险
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维韦克·穆尔蒂警告说,饮酒与癌症之间有直接关联,会增加至少7种癌症发生风险,应提高人们对饮酒危害的认识。
穆尔蒂当天发布关于酒精与患癌风险的建议,包括在含酒精饮品的标签上标注致癌风险警告等,以最大程度减少与酒精相关的癌症病例和死亡。
建议说,在美国,饮酒是仅次于吸烟和肥胖的第三大可预防的致癌因素。饮酒已被证实与至少7种癌症的患癌风险直接相关,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肝癌、口腔癌、咽部和喉部癌,对于包括乳腺癌、口腔癌等在内的某些癌症,有证据表明患癌风险可能在每天喝一杯或更少的酒时开始增加。
穆尔蒂表示,酒精是一种公认的、可预防的致癌因素,美国每年约有10万例癌症病例和2万例癌症死亡病例与酒精有关,比美国每年与酒精相关的交通事故造成的约1.35万死亡人数还要多,但大多数美国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风险。
据该建议介绍,酒精主要通过4种方式增加患癌风险:一是酒精在人体内分解成乙醛,乙醛会以多种方式损坏脱氧核糖核酸(DNA),从而增加患癌风险;二是酒精会产生活性氧,加重炎症,并通过氧化过程损坏体内的DNA、蛋白质和脂质;三是酒精会改变包括雌激素在内的多种激素水平,增加患乳腺癌风险;四是酒精可使人体更易吸收烟草烟雾颗粒等致癌物,增加患口腔癌等风险。
适量饮酒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酒文化中,适量饮酒一直被视为一种社交礼仪和文化传统。从古至今,酒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节日庆典、商务宴请还是家庭聚会,酒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酒文化与健康的关系。
专家建议,如果要喝酒,应该“适量”并且“成年”。所谓的“适量”,是指平均每天的饮酒量,女性不超过1个饮酒单位、男性不超过2个饮酒单位,而且在一天之内,女性不超过3个饮酒单位、男性不超过4个饮酒单位。所谓的“1个饮酒单位”,是指含有0.6盎司(约18毫升)酒精的酒。对应于通常的酒,1个饮酒单位大致相当于355毫升啤酒,或者150毫升葡萄酒,或者45毫升40度白酒(如果是60度白酒,则只有30毫升)。
科学建议
不饮酒才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不饮酒的人,不建议为了可能存在的健康益处而开始饮酒。
对于选择饮酒的人,应严格控制饮酒量,遵循“适量”原则。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饮酒前确保血糖水平稳定,避免空腹饮酒。
- 避免与药物同时使用,特别是可能与酒精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 饮酒后避免驾驶和操作危险机械。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饮酒。
- 有肝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应遵医嘱控制饮酒或避免饮酒。
提高对酒精危害的认识,特别是与癌症风险的关联。在选择饮酒时,应充分了解潜在的健康风险,做出明智的决定。
政策制定者和卫生机构应加强酒精相关健康风险的宣传教育,推动建立更健康、更安全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适量饮酒与养生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虽然适量饮酒可能对某些人的心血管健康有一定保护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具普遍性和确定性。考虑到饮酒带来的其他健康风险,如癌症、神经系统损害等,不饮酒才是最健康的选择。对于选择饮酒的人,应严格控制饮酒量,遵循“适量”原则,并充分了解潜在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