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改革一线:一级科员的新使命
政务改革一线:一级科员的新使命
在重庆南岸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级科员小李正在忙碌地为群众办理业务。他熟练地在电脑上切换着不同业务系统,一会儿处理户籍业务,一会儿又转向车驾管服务。这样的场景,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随着政务改革的深入推进,像小李这样的一线工作人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政务改革的新要求
当前,我国政务改革正朝着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方向加速推进。各地纷纷推出“一窗综办”、“一网通办”等创新举措,旨在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以重庆南岸区为例,当地公安部门已整合治安、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260余项业务,实现企业群众“只进一扇门,只取一次号、只跑一个窗,一次全办好”。
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公务员尤其是像小李这样的科员级工作人员,其职责范围和工作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他们不再局限于单一业务领域,而是需要掌握跨部门的业务知识,成为真正的“全科医生”。
从“专科医生”到“全科医生”
“以前我们都是‘专科医生’,每个人只负责特定类型的业务。”小李回忆道,“但现在不同了,我们必须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
为了培养这种“一警多能”的能力,南岸区公安分局专门开设了“公安政务服务小课堂”,通过集中培训、轮岗培训等方式,帮助窗口工作人员从“单科高手”转变为“全科能手”。小李坦言,这个转变过程并不容易。“刚开始确实有些手忙脚乱,但看到群众办事更方便了,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数字化转型助力服务升级
数字化转型是本轮政务改革的重要驱动力。以贵阳市为例,当地构建了省市一体化数据平台,实现了省、市、区数据平台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管理一体化。通过数据共享和智能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服务。
在乌鲁木齐,数字化改革更是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科科长王斌介绍,目前企业登记、变更、注销、备案等涉及经营主体准入的注册登记业务,全面实行“一站式”受理。申请人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市场监管部门1个工作日完成设立登记。
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工作方式,也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工具提升服务效率。正如一位基层工作人员所说:“现在不仅要懂业务,还要懂技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挑战与机遇并存
对于一线工作人员来说,这场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需要学习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机遇则在于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实现个人价值。
“刚开始确实感觉压力很大,”小李坦言,“但当你真正掌握了这些技能,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改革也带来了工作方式的变革。在贵阳,通过实施“数字活市”战略,不仅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也为企业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了便利。例如,通过贵商易平台,实现了“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的转变,累计兑现政策资金超35亿元。在乌鲁木齐,企业开办全程网办率达98.43%,企业注销全程网办率为93.46%。
展望未来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线工作人员的角色还将继续演变。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新技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同时,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证服务质量,如何在标准化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这些都是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正如一位基层工作人员所说:“改革让我们离群众更近了。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直接影响着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光荣的使命。”
在政务改革的大潮中,像小李这样的基层公务员正站在最前沿。他们的努力不仅塑造着政府服务的新面貌,也在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