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直播严打违规行为,这些红线千万别碰!
微信视频号直播严打违规行为,这些红线千万别碰!
8月2日,微信视频号发布关于“快速过款”违规行为的专项治理公告,明确禁止主播在直播中连续不间断地快速展示多个商品,且不讲解商品或只提供非常少量的商品信息。这一新规的出台,再次彰显了平台加强内容治理、优化直播生态的决心。
典型违规行为大盘点
1. 低俗行为:擦边球玩不得
低俗行为是平台打击的重点。根据《微信视频号直播低俗舞蹈认定细则》,以下行为均被明确禁止:
- 刻意利用身体敏感部位做出低俗动作
- 直播洗内衣等私密衣物
- 使用性用品或具有性暗示的道具
- 穿着情趣内衣、透视装等具有性暗示的服装
2. 博眼球着装:尺度要把握
平台对主播的着装有严格要求。例如,禁止穿着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制服进行娱乐直播,禁止穿着情趣内衣等具有性暗示的服装,同时对身体裸露程度也有明确限制。
3. 录播内容:真实直播才是王道
平台不鼓励非真人直播,包括播放事先录制好的视频、活动录像等。这种行为不仅违反规定,也严重影响观众体验。
4. 标题党:诚信为本
利用有诱导性和噱头的标题骗取用户点击和停留,这种行为同样在禁止之列。直播封面、背景、标题等都应真实反映直播内容,不得误导观众。
平台为何重拳出击?
近年来,直播行业快速发展,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低俗内容、虚假宣传、违规营销等行为屡见不鲜,不仅损害了用户权益,也影响了平台的健康发展。微信视频号作为新兴的直播平台,致力于打造健康、绿色的直播生态,因此必须对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激励优质内容创作
在加强内容治理的同时,平台也积极鼓励优质内容创作。例如,推出了冷启动扶持政策,为新主播提供流量券激励;设立了成长扶持政策,根据主播的月GMV、开播天数等指标提供流量支持;还特别设立了标杆案例扶持计划,对优质直播给予额外流量奖励。
主播和观众如何应对?
对于主播而言,最重要的是遵守平台规则,坚持内容为王。不要试图通过低俗、虚假等违规手段吸引眼球,而应专注于提升直播质量,为观众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对于观众来说,要提高警惕,遇到违规内容及时举报。同时,也要理性参与直播互动,避免盲目跟风。
结语
微信视频号直播平台的这次重拳出击,体现了平台对内容质量的重视。只有在一个健康、公平的环境中,直播行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直播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