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贬值下的中日贸易:挑战与机遇并存
日元贬值下的中日贸易: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4年,日元汇率持续波动,引发全球关注。截至9月底,日元对美元汇率已从年初的139.50日元贬值至144日元区间,贬值幅度超过3.26%。这一轮贬值主要受到日美货币政策差异和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和日本银行(央行)的金融政策决定会议召开之后,在9月24日的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汇率一度跌至1美元兑144日元区间。9月16日的汇率为1美元兑139.50日元区间,创出2023年7月以来的最大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纪录,1周时间里日元贬值了5日元左右。
专家对年末日元汇率的预测存在较大分歧。瑞穗证券首席外汇策略师山本雅文预测,美联储将在年内进一步降息0.5%,日本银行将于12月进行0.25%的新一轮加息。在日美利率差距缩小的情况下,日元将从当前开始逐渐升值至1美元兑139日元。而福冈金融集团首席策略师佐佐木融则预计年底的汇率为1美元兑155日元,认为当前对美国降息的预期过高,日本的实际利率将继续徘徊在负值区间,日元的疲软态势和此前贬值至1美元兑换超160日元时相比没有变化,一直到年底日元贬值、美元升值的现象会再次加剧。
日元贬值对中日贸易产生了显著影响。2023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达3180亿美元,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对象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中国外贸实现“三量”齐升,进出口总值达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中国对160多个贸易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日本近40%的商品高度依赖中国进口,特别是笔记本电脑、空调、有机化学品和稀土金属等。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日贸易总额318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1575.2亿美元,进口额1604.7亿美元。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对象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
日元贬值提升了日本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以机电产品为例,2024年中国从日本进口机电产品增长7.3%,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5%。同时,日元贬值也使得中国出口企业面临一定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中国出口企业需要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或其他附加价值来推动销售。
尽管面临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中日经贸关系依然紧密。2024年中日韩工商峰会期间,日本社会普遍认为在经济领域无法与中国脱钩。日本设定了到2030年吸引投资100万亿日元的目标,期待中韩两国成为日本重要的投资来源国。由于包括中日韩三国在内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经生效,已经形成了一个占到全球经济总量三成的自贸区,日本主流媒体认为,今后如何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的相关谈判是一个重要课题。
展望未来,日元汇率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国总统大选和日本国内政治变动都可能对汇率产生影响。同时,中日贸易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展现出较强的韧性。随着RCEP的深入实施和中日韩经贸合作的持续推进,中日贸易有望在挑战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