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家书》: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创作时间:
2025-03-11 08:47: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英《家书》: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aspx?id=db6de731c26f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一首来自清代张英的《家书》诗,短短四句,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历史的沧桑感。
原文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译文
远在千里之外寄来的家书只是为了争抢一堵墙的地界,退让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呢?
万里长城至今仍然存在,可是当年修建长城的秦始皇却早已不在了。
注释
何妨:无碍;不妨。
赏析
这首诗以张英让地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比万里长城的永恒与秦始皇的消逝,以及千里家书为争墙而来的讽刺,传达了谦让和淡泊名利的智慧。
张英让地的故事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由编修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历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充会试正考官。张英为官敬慎,卒谥文端,著有《恒产琐言》、《笃素堂诗文集》等。
据传,张英在京为官时,老家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因宅基地问题发生争执,双方各不相让,甚至写信到京城请张英出面解决。张英收到家书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家人争地,而是回信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信后深受感动,主动让出三尺地界。邻居见状,也主动让出三尺,于是形成了“六尺巷”的佳话。
这首诗通过具体事例来阐述抽象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适当的谦让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和谐与共赢。正如万里长城虽在,但秦始皇早已不在,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取舍,懂得在名利之外寻找更长久的价值。
热门推荐
番茄巅峰榜上的「新」IP,正吸引着年轻人们
高性能GPU:告别AI助手卡顿时代
王菲新歌《世界赠予我的》刷屏,歌词引热议
哪吒2在海外有多受欢迎 闪耀国际舞台
VBA处理数据库冲突的三种方法
清北交大等名校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来威海,没走过这条路等于白来!
个税综合所得汇算之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选择
赵国经与王美芳:画笔下的绝世美女
宽油炒蛋危害大!两种改良方法让孩子也能安心吃鸡蛋
雪窦山弥勒圣坛: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佛教文化地标
女性小腹坠痛?当心这些常见病因!
玛丽莲梦露:绝世之美的三个维度
金审工程:高校审计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心理学家:为什么"自私的人"往往过得更好
背诗打卡!“康雍乾”诗春节“走红”, 岱庙新春活动解锁传统文化新玩法
明日方舟新角色黍:神农文化的传承者
小腹痛?这些检查帮你找到病因!
用心理学解读最美祝福:520表白季的情感密码
八字水旺怎么泄?水旺需用木来泄
人类进化和进化适应
Spring Boot最新实战指南:企业级应用最佳实践
昌平君与华阳太后:扶苏失位之谜
Windows 11时间校准全攻略:从基础设置到高级配置
主动作为 锐意进取 ——成都公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工作见成效
「音乐情绪」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寒假养成好习惯,备战12年义务教育!
红薯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提醒:这几类人吃红薯时,一定要注意
如何制定职业发展路径——你欠自己一条清晰的道路和成功的计划
溪口弥勒圣坛最新游玩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