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防腐剂”就安全?专家解读食品防腐剂真相
“无防腐剂”就安全?专家解读食品防腐剂真相
在超市选购食品时,你是否曾被包装上“无防腐剂”“纯天然”等字样吸引?你是否认为不含防腐剂的食品就一定更安全、更健康?事实上,食品防腐剂的作用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而对其认知也存在不少误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正确认识食品防腐剂。
什么是食品防腐剂?
食品防腐剂是指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防止食品变质。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包括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钙、脱氢乙酸钠等。
防腐剂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许多人对防腐剂存在疑虑,担心其安全性。实际上,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是经过严格评估的。在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遵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该标准对每种防腐剂的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都有明确规定。只有经过安全性评估,确认对人体无害的防腐剂才能被批准使用。
“无防腐剂”就一定安全吗?
近年来,“无防腐剂”成为一些食品的卖点,但这种标识真的意味着食品更安全吗?答案可能令人惊讶。在日本,自2024年4月起实施的《食品添加剂的不使用标识准则》明确规定,禁止在食品包装上使用模糊的“无添加剂”标识,因为这容易误导消费者。例如,如果某种食品中本就禁止使用某种添加剂,此时不得再在产品包装上宣称“无(某种)添加剂”。
如何理性看待食品防腐剂?
作为消费者,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食品防腐剂呢?
首先,要学会看食品标签。食品标签上的成分表会列出所有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例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都是常见的防腐剂名称。通过阅读标签,我们可以了解食品中是否添加了防腐剂以及具体添加了哪种防腐剂。
其次,要正确理解防腐剂的作用。防腐剂的使用是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质期,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在很多情况下,合理使用防腐剂反而有助于减少食品浪费。
最后,要理性选择食品。不要盲目追求“无防腐剂”标识,而应综合考虑食品的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因素。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储存的食品,适量添加防腐剂可能是必要的。
食品防腐剂并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合理使用。通过科学的监管和正确的认知,我们完全可以放心享用含有防腐剂的食品。下一次在超市选购食品时,不妨多留意一下食品标签,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