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师谈唐尚珺:从追求高分到承担责任,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05: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师谈唐尚珺:从追求高分到承担责任,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高考16年,到底该不该终身禁考?——一个老师眼中的唐尚珺现象

今天跟同学们聊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唐尚珺事件。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老师,看到唐尚珺的新闻,说实话,心情挺复杂的。一个人高考16年,从372分到601分,这种毅力确实让人佩服。可是,这真的值得提倡吗?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唐尚珺进入大学后的表现。他没有被网络上的风言风语影响,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上。C语言这门课对很多年轻同学来说都不容易,他能静下心来应对挑战,这种态度值得肯定。

说到网上热议的“退学重考”话题,唐尚珺给出的回应让我看到了他的成长。

他说:“我不想让妈妈再为我操心了。”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一个成熟人的担当。从一味追求高考成绩,到开始考虑家人感受,这种转变体现了一个人真正的进步

房子对农村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那可不光是遮风挡雨的地方。对唐尚珺77岁的老母亲来说,儿子答应两年内帮她建新房,恐怕比考上什么大学都让她开心。

有人说应该终身禁止他参加高考。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不完全认同这种说法。高考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给每个人公平的机会,而不是设置年龄门槛。但我们也要看到,反复高考并不是通向理想的唯一道路。

记得前几天班上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您说唐尚珺这样做对不对?”我反问他:“如果你是唐尚珺,你会怎么选择?”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值得每个人思考。

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使命

对于唐尚珺来说,35岁的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追求高考分数的考生,更是一个需要担起家庭责任的儿子。

看到他现在努力平衡学习和兼职,用直播收入补贴学费和生活费,这种务实的态度才是真正的成熟。

说到底,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唐尚珺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价值不能只用分数来衡量。有梦想很好,但也要懂得适时调整,找到更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给正在备考的同学们一个建议:不要把高考看得太重,也不要看得太轻。它确实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但绝不是人生的全部。比起一味追求高分,更重要的是在备考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态度

至于唐尚珺未来的考研计划,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考研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条路或许比继续高考更适合现阶段的他。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由衷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不是所有的坚持都值得歌颂,也不是所有的放弃都应该被否定。关键在于,你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是否都在做正确的选择。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少第二次机会,缺的是及时调整方向的智慧。

本文原文来自百家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