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中医教你顺应自然
秋季养生,中医教你顺应自然
随着秋意渐浓,大自然开始展现出它独特的韵味。金黄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凉意。然而,秋季不仅是收获的季节,更是养生的黄金时期。中医认为,秋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自然规律,调适身心,以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顺应自然,养阴防燥
秋季是自然界由阳转阴的过渡期,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秋冬养阴。”这里的“阴”不仅指秋风萧肃、万物生长的态势已经结束,转而进入收敛、成熟、收获的季节,整个姿势是向下、向内、收敛,而向下、向内则属阴;秋天应肺,肺在五脏属阴;秋天干燥气盛,以干燥、缺乏津液为主,而津液则是属阴的物质。因此,秋季养生的首要原则就是顺应秋收之气,保养肺阴不受损伤。
饮食调养,润肺养阴
秋季饮食应以养阴防燥为主,多吃酸性食物,少吃辛辣食物。梨、百合、银耳等都是秋季养生的佳品。梨性微寒,味甘、微酸,归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百合味甘、性微寒,入心、肺经,有很好的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作用。银耳富含胶质,能滋阴润肺,是秋季养生的理想食材。
推荐一款简单实用的秋季养生食谱——百合雪梨饮:
- 材料:百合15g,雪梨1个,冰糖适量。
- 做法:百合泡发后洗净,雪梨去皮切块,加水煮沸后文火煮20-30分钟,另加入冰糖煮至溶化,放凉或冷藏后饮用。
- 功效: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养阴安神。
起居调适,早睡早起
秋季最适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秋天应适当早起,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秋季早晚温差大,要注意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是保护好胸部和背部,防止因受凉而伤及肺部。
运动养生,调心养肺
秋季是一个适合运动的好时节,适量的运动可以调心养肺,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的抵御能力。但此时人体精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锻炼时以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为标准。
精神调养,保持乐观
秋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花草树木逐渐凋零,容易使人心情低落、忧郁烦躁,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从容、和缓、恬静、愉悦的精神状态,尽量做到心胸开阔,积极乐观向上,避免情绪剧烈波动。此外,还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舒缓压力,达到身心平衡。
注意事项
- 避免“贴秋膘”:现代人营养充足,无需刻意进补,反而要注意健脾祛湿。
- 适度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 预防疾病:秋季是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要注意保暖,合理饮食,增强免疫力。
秋季养生,重在顺应自然。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运动和精神调养,我们可以更好地保养体内阴气,防止干燥侵袭,达到保肺强身的目的。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医的步伐,享受一个健康舒适的秋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