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糖尿病足治疗经验大揭秘:从基础管理到创新手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50: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足治疗经验大揭秘:从基础管理到创新手术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糖尿病足的治疗取得了重要突破。本文将从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到预防措施,全面解析糖尿病足的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

01

糖尿病足:一个不容忽视的并发症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下的皮肤及其深层组织破坏,常合并感染和下肢动脉闭塞症。据统计,约15%-2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病程中会发展为糖尿病足,糖尿病人群发生下肢截肢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5-46倍。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神经病变和血管问题。长期高血糖会导致下肢动脉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闭塞缺血。同时,神经病变会使足部感觉减退,容易受伤而不自知,进一步加重病情。

临床表现包括足部冷感、间歇性跛行、皮肤干燥、溃疡等。严重时可出现骨髓炎或病理性骨折。

02

多种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外科、感染科等,提供全面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是基础。同时,使用扩血管药、抗血小板药等延缓疾病进展。

  2. 局部溃疡处理:保持溃疡清洁,使用皮肤生长因子促进愈合。对于感染创面,需及时清创并使用抗生素。

  3.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的下肢动脉缺血,可采用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微创手术。近年来,药物涂层球囊技术成熟,再狭窄率更低。

  4. 旁路移植术:对于长段闭塞或髋关节病变,旁路移植术的术后通畅率优于腔内治疗。

  5.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利用干细胞分化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但对老年患者效果有限。

  6. 截肢术:在严重感染或坏疽时,为避免危及生命,可能需要截肢。

03

患者自我管理至关重要

糖尿病足的治疗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患者自身的管理同样重要。

  1. 定期检查足背动脉搏动:用双手食指施加相同压力,感觉脉搏跳动的强弱,两侧是否一致。如果一侧搏动减弱,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的征兆。

  2. 保持足部卫生:每天用温水洗足,注意趾缝干燥,定期消毒,及时治疗真菌感染。

  3. 预防外伤和烫伤:避免赤足行走,不要用热水袋或烤灯取暖,修剪趾甲要适度。

  4. 选择合适的鞋袜:穿有保护作用的鞋子,避免穿拖鞋或暴露过多的凉鞋,选择浅色、棉质、袜口宽松的袜子。

  5. 合理运动和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体重。饮食上避免高糖、高胆固醇食物,少食多餐。

04

创新手术带来新希望

新加坡黄廷方综合医院今年5月首次引进“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手术,通过增加足部血流量,防止组织坏死。在此基础上,该院进一步创新,将TTT手术与足部重建手术结合,成功治疗了一例严重糖尿病足患者。

43岁的刘铭杰因装修工地意外踩到螺丝,导致右足严重感染。经过TTT手术和足部重建手术,他成功避免了截肢,恢复了行走能力。这一全球首例创新手术为糖尿病足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05

预防胜于治疗

糖尿病足虽可怕,但通过科学的治疗手段和细致的护理措施,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和生活习惯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定期检查、合理用药、健康生活,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足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治疗手段和细致的护理措施,糖尿病足患者有望获得更好的预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