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新药来那帕韦临床试验成功,一年两次注射预防效果达96%
HIV新药来那帕韦临床试验成功,一年两次注射预防效果达96%
2024年6月,吉利德科学公司宣布其HIV-1衣壳抑制剂来那帕韦(lenacapavir)在两项关键3期临床试验(PURPOSE 1和PURPOSE 2)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显示,该药物采用一年两次给药的方式,能将HIV感染率降低96%,在部分受试群体中甚至达到100%的预防效果。这一重大突破为艾滋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蛋白酶抑制剂:艾滋病治疗的关键武器
蛋白酶抑制剂(PI)是艾滋病治疗中的重要药物类别,通过抑制HIV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酶——蛋白酶,阻止病毒成熟和释放,从而抑制病毒复制。这种作用机制使其成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CD4细胞内,病毒RNA经过逆转录过程,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最终产生新的病毒RNA。同时,人体的CD4细胞还会产生新病毒所需的各种蛋白质,通过出膜等过程,包括病毒成熟,最终形成完整的新型病毒颗粒。目前,所有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都是针对这些关键环节设计的,包括阻断融合过程中的R5受体。在病毒复制的各个阶段,如逆转录、转录和整合,逆转录酶抑制剂、转录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等药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范治疗:从“绝症”到“慢性病”
自1996年“鸡尾酒疗法”问世以来,艾滋病已从一种“绝症”转变为可控制的慢性疾病。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可以得到显著改善,许多患者能够实现长期生存,与正常人差异不大。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教授指出,如果及时发现并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免疫力不会因为病毒持续损伤而降低,其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他带领团队,20多年投入抗艾临床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艾滋病临床研究之路,并形成了艾滋病综合诊疗的“协和模式”。“让艾滋病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患者遵医嘱规律服药,就能实现长期生存,与正常人差异不大。”
来那帕韦:艾滋病治疗的新希望
来那帕韦(lenacapavir)是吉利德科学公司研发的一种first-in-class长效HIV衣壳抑制剂,可以干扰HIV病毒衣壳蛋白侵入细胞核、阻止病毒组装和释放、阻止衣壳形成,在HIV-1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发挥作用。早在2019年5月,Lenacapavir就获得了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联合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多重耐药的重度经治HIV-1感染者。
PURPOSE 1研究纳入了超过5300名年龄在16至25岁之间的顺性别女性和青春期女孩,结果显示,采用来那帕韦作为PrEP方案的参与者中没有一例HIV感染发生,HIV预防的有效性达到了100%。此外,在试验中,来那帕韦的总体耐受性良好,没有出现任何显著的或新的与药物相关的安全问题。
PURPOSE 2研究在全球88个地点进行,共纳入了超过3200名年龄在16岁及以上,与出生时生理性别为男性者发生性关系的顺性别男性、跨性别男性、跨性别女性和非二元性别者。研究结果表明,在2180名使用来那帕韦的受试者中,仅有2例HIV感染发生,99.9%的受试者未感染HIV。与bHIV相比,一年两次给药的来那帕韦将相对感染风险降低了96%;与每日口服舒发泰®相比,来那帕韦的预防有效性提高了89%。
未来展望:从每日服药到长效预防
尽管“鸡尾酒疗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每日服药的依从性问题仍然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长效注射剂型的开发成为当前艾滋病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
来那帕韦的突破性进展为HIV的防治开创了新纪元。Lenacapavir采用一年两次注射的方式即可达到100%的有效性,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也为那些不能或不想每天服用药丸的人提供了更长效的艾滋病防治选择。
除了长效注射剂,研发具有联合治疗潜力的治疗性疫苗、潜伏逆转剂、免疫调节剂等也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虽然艾滋病治疗在过去三十年中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全球约有38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仍需进行终身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这带来了多重挑战。因此,治愈艾滋病仍然是制药领域研发工作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