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定日地震后的心理急救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定日地震后的心理急救指南

引用
新浪网
8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5-01-08/doc-ineehfmt0443976.shtml
2.
https://www.sohu.com/a/778184574_121118797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KP3Q3A05149HIL.html
4.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93775
5.
https://www.luas.edu.cn/2025/0112/c22a122573/page.htm
6.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1378
7.
https://heho.com.tw/archives/324420
8.
https://pansci.asia/archives/55252

2025年1月14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紧急救援工作展开的同时,心理急救也成为了重要的一环。地震不仅摧毁了房屋,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创伤。如何帮助受灾群众走出心理阴影,重建生活信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01

地震后的心理反应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会经历一系列心理反应,这些反应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应激期(震后一个月):主要表现为认知、情绪及行为方面的应激反应,如回避、思维混乱、惊恐、无助等。生理上可能出现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痉挛、肌肉疼痛、晕眩、头昏眼花,易疲倦、失眠、发抖或抽筋、呼吸困难、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2. 中期(一个月至六个月):常出现适应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为过度警觉、噩梦、闪回等。

  3. 长期(一两年以上):可能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和深层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02

心理急救的具体方法

面对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及时的心理急救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心理急救方法:

自我调节

  1. 表达情绪:试着把情绪恰当地表达、释放出来,可以通过写日记、画画等方式。
  2. 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或工作,有助于转移注意力。
  3. 与人沟通:与亲人、朋友、邻里、同学、同事进行沟通,减轻痛苦。
  4. 关注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可以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

专业援助

  1. 系统心理教育与干预:在灾后初期以应急处理和安抚为主,中期则需要综合运用个体辅导、团体活动等手段。
  2. 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对于有严重情绪和生理反应的当事人,需要结合专业医学治疗;对于已基本恢复正常的受灾者,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更为适宜。

“心理安定5字诀”

台湾草屯疗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黄裕达建议采用“心理安定5字诀”:

  • :确保环境安全,营造内心的安全感。
  • :从事能让自己感到平静或安定的活动,如听音乐、做瑜伽等。
  • :维持正常生活规律,确认自己饮食、睡眠、作息是否规律正常。
  • :寻求亲友的陪伴与支持,保持社交联系。
  • :对未来看到希望,避免不必要的自责。
03

特殊人群的心理支持

儿童

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需要特别关注:

  •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安全感
  • 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帮助孩子表达情绪
  • 保持日常生活的稳定性

老人

老人可能因为身体原因,更难应对心理压力:

  • 鼓励老人多与他人交流,分享感受
  • 帮助老人维持日常生活的规律性
  • 注意观察老人的情绪变化,及时提供支持
04

心理急救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关注负面信息:过多接触灾难新闻可能会加重心理负担。
  2.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正常的饮食和作息,有助于稳定情绪。
  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现持续的失眠、过度悲伤、自我封闭等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援助。
  4. 长期关注:心理重建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支持。

地震后的心理急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受灾者、援助者、家庭、社区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同行,用爱和关怀帮助受灾群众走出心理阴影,重建美好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