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长江上游的绿色守护者
攀枝花:长江上游的绿色守护者
攀枝花,这座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南向门户城市,正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行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态环境。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攀枝花不仅承担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更肩负着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使命。近年来,攀枝花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政策引领:构建生态美市新格局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攀枝花市制定了《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美市 加快建设美丽攀枝花战略规划(2024—2035年)》,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该规划以建设美丽攀枝花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动力,系统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具体政策方面,攀枝花市先后出台了《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等文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市生态环境局还与四川省第四地质大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支撑。
绿色转型:光伏项目引领能源革命
在绿色转型方面,攀枝花市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其中,中石油攀枝花米易撒莲丙谷光伏项目成为当地绿色转型的典范。
该项目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撒莲镇,采用天合光能N型至尊组件,首批50MW组件已安装完毕。这些组件具有更优的安装灵活性与电气兼容性,先进的N型电池技术,首创的210R矩形硅片设计,优异的双面率表现,强悍的抗隐裂性能,能够精准地捕获每一丝阳光,将其转化为澎湃的电能,为当地能源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政策引领和项目带动下,攀枝花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根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24年1-4月各市(州)环境空气质量通报,攀枝花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20.6%,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省排名第三。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攀枝花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挑战犹存:生活污水处理亟待加强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攀枝花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其中,生活污水处理问题较为突出。督察组发现,部分县(区)存在生活污水收集不全、处理不到位等问题。例如,西区太平社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项目未按计划建设,导致生活污水长期直排摩梭河。此外,全市生活污泥处置也存在不规范现象,2023年有2.5万吨生活污泥在一般工业固废堆场违规填埋。
展望未来:持续发力守护长江上游生态
面对挑战,攀枝花市已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将坚决打好臭氧防治攻坚战,强化作战状态,抓好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削峰抢良”。同时,将进一步加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规范污泥处置,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攀枝花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肯定。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深入实施和绿色转型的持续推进,攀枝花必将成为长江上游的绿色守护者,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