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荡湖生态治理:胡维平团队创新技术助力水质提升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13: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荡湖生态治理:胡维平团队创新技术助力水质提升

长荡湖,这颗太湖流域的璀璨明珠,近年来通过科学的生态治理,重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在这场生态蝶变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胡维平及其团队,凭借创新的湖底抽槽技术,为长荡湖的生态修复注入了科技力量。

01

创新引领:湖底抽槽技术破解内源污染难题

胡维平团队针对湖泊内源污染控制这一世界性难题,创新性提出湖底抽槽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湖底构建深槽,利用风能和湖泊水能等自然能量,汇集并捕获富含有机质、氮磷和藻种的颗粒物。当这些颗粒物进入深槽后,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沉降,与湖水分离,从而阻断其水平输移。随着捕获物的不断积累,前期捕获物承受的压力增加,水分排出,体积缩小,维持槽对湖底高污染颗粒物和藻种的持续收集功能。

这一技术具有多重优势:

  • 避免了传统底泥疏浚带来的二次污染和生态破坏
  • 利用自然能量,实现持续性污染控制
  • 显著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效率
02

实践应用:长荡湖生态治理的科技支撑

在长荡湖生态治理中,胡维平团队的湖底抽槽技术得到了成功应用。通过在湖底构建深槽,有效捕获和清除湖底沉积物中的污染物,尤其是可交换态的磷,显著减少了内源释放。这一技术的应用,为长荡湖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除了湖底抽槽技术,长荡湖还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

  • 退渔还湖:全面清除湖区养殖活动,恢复自然生态功能
  • 生态清淤:清除湖底污染底泥,改善水环境
  • 河口生态拦截:构建12公里浅滩隐坝,布设生态浮岛和挺水植物,增强污染拦截能力
03

成效显著:水质改善与生态恢复双丰收

经过持续的生态治理,长荡湖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2023年,长荡湖湖心国考断面总磷均值降至0.082mg/L,同比下降20.88%;化学需氧量均值同比下降19.6%。水质从Ⅴ类提升至Ⅳ类,饮用水源地各项指标达到湖库Ⅲ类水标准。

生态系统的恢复同样令人欣喜。湖滨带水生植物覆盖度超过80%,包含20余种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物种数从10种增长到23种,增幅达130%。此外,湖区还观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37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04

借鉴意义:科技创新助力湖泊生态治理

长荡湖的生态治理实践,为其他类似水域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胡维平团队的湖底抽槽技术,不仅在长荡湖得到成功应用,还在滆湖等其他湖泊推广,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一技术创新,为解决湖泊内源污染控制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生态治理,长荡湖的案例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胡维平等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这颗太湖流域的明珠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我国湖泊生态治理树立了新的标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